有多少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有多少事多少人在岁月长河中慢慢流逝,有多少不能忘的忘记从此陌路,有多少种文化迫切需要我们关爱,挽留。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但很多被遗忘、淡化,中国现代文化丰富多彩,但同样被闲置一旁。我们努力汲取着外国的文化,却忘却了我们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不知我们这算不算“丢了西瓜捡芝麻”?衷心的想要问一句:我们的文化去哪儿了?
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为这种速度感到自豪。然而,不断富裕的中国人中有几个人能意识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巨大文化财富,正在我们手中迅速流失。如果从历史的长远角度衡量,我们丧失的可能比我们得到的还要多。
前几年,我所在的城市决定将全市400多个报刊亭全部拆除,官方称原有报刊亭大多位于人行道上,存在占道、遮挡行车视线等问题.清理占道报刊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退店经营、还路于民。对于这种拆除行为,我感到惊讶,拆的不是报刊亭,更是文化记忆。我从小就在报刊亭给家里买报,报刊亭已然深入民心,它聚集着市民对城市的回忆和眷恋,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延伸。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内涵。
报刊亭说拆就拆.这份特有的文化记忆转瞬即逝,让人扼腕叹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报刊亭建设一开始就是文化建设的范畴.报刊亭作为城市的一张独特文化名片.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成为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方文化的氛围浓不浓,报刊亭的多少是一个可以在大街上就看得见的衡量标准。400多个报刊亭从此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到时候,城市建设上去了,但却少了文化味,最终也是得不偿失。
城乡需要文化符号来唤醒记忆,而且蕴蓄着更多的文化价值元素。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报刊亭是濡染城市记忆的窗口,最快捷和最高效的文化符号可能就是报刊亭了。文化记忆是在城市成长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淘洗,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它建筑的显著特征,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造出来的。在大拆大建中,诸如报刊亭之类被摧毁的承载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的符号,就这样永远的消失了,将是一座城市及城市人无法抹去的伤痛。
每年春节前的半个月,在各个地方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都能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拥挤着,要在大年三十前赶回家,在年根的时刻和全家人团圆在一起。不需政府花一分钱,不用任何单位组织,全国上下有上亿的人,在同一时刻拼命地往家赶。这样壮观的场面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我们对家、对故土有着这样强烈的眷恋。这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从骨子里涌出的对家的情感。但是人们的抱怨——“现在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却越来越多。不得不说“年节民俗文化”已经基本消失,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贴年画,守岁,放爆竹,长辈给压岁钱,食俗:蒸年糕,包饺子……,这些春节期间的民俗内容难以完整呈现,小时候的热闹场面也很难看见。
相反的是圣诞节却一年比一年热闹,节日的气氛浓厚,在商场里到处都张贴了不少有关圣诞的图画。圣诞节是一个西方的源于宗教的节日, 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宗教信仰传统的国度里被日渐接受, 的确是一件值得认真对待的文化现象, 如果把它看成是西方文化入侵, 或者认为是年轻一代对于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全面认同, 也未免失之偏颇。国人过圣诞节的气氛浓厚程度, 甚至到了让老外意外的程度。有外国友人表示:“圣诞节在中国流行有些不可思议, 据我所知大部分中国人并不信奉基督教;而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在年轻人中渐渐淡化, 甚至在最重要的春节, 人们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人们的抱怨越来越多说明人们对年的需求、对年的情感,是存在着的,只是找不到载体,找不到可以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的方式。究其原因,我们并没有从文化的高度来享受传统,享受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没有创造出被大众普遍认可的有魅力的新习俗。我们必须对“年”从文化上进行新的选择和弘扬,把过年从生活上的必不可少,变为文化上的必不可少,设法使传承千载的生活的年,完美地转化为未来的文化的年。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刻,我们更需要文化的依傍,避免迷失自己。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凸显自己的文化身份,否则将会失去自信心和光荣感的根由。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不遗余力地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总之,留住自己身边的文化。
2016级文学院
戏文十班
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