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3 胡燕儿
《宝藏》的故事取自于犹太民族一个古老的寓言,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因为对待梦想不同态度,而使人生境遇截然不同的故事。
1978年美国凯迪克银奖
197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童书奖
1979年《纽约时报书评》年度最佳绘本奖
尤利.舒利瓦茨(uri Shulevitz),1935年生于波兰,在父母的鼓励下,3岁开始画画。4岁时二战爆发,被迫离开华沙,辗转搬家后,他于l947年来到巴黎。1963年开始从事童书写作及插画创作。代表作有《下雪了》《黎明》《我怎样学习地理》《当我穿上水手服》。
故事从介绍名字开始,有一个叫艾萨克的穷人,(这画面里看着真的很穷,比如:房间不是方正的格局,像是顶楼或者阁楼,空间非常狭窄,再看床,穷的床都只有平躺的大小,翻身侧睡都难,空间里只有像是一只像袋子的东西和一张小凳子,以及凳子上的书籍,书籍是否就象征着艾萨克是个有知识的人呢?)他连续做了3次同样的梦,就当真,立即去追逐这个梦--到皇宫桥下寻宝藏,在追逐这个梦的路上,“偶尔,有人会让他搭个车,不过,大多数的路都得靠他自己走。”这句话就是当下的一句金句呀,人们在去往目标终点的路上谁没搭过别人的车呢?但大部分路还是得自己走。所以,艾萨克开始翻山穿林搭车走到城里。
艾萨克到达了皇宫桥下时,发现实现梦想还有点麻烦,他在梦想边上转来转去时,(谁都有对梦想徘徊之时被人笑话)梦想边上的人笑话了艾萨克,告诉他“你这样把梦当梦想的话,梦想就在你家的炉子下。”艾萨克对嘲笑他的卫兵鞠了一躬,开始翻山穿林搭车走回家。
到家挖到宝藏后为了感恩,他盖了一座教堂,教堂一角落挂上一句格言:“有时候,人必须远行,才能发现近在咫尺的东西”。谁能说不是呢?我们一直在往外找想要的东西,不停的去寻找,没找到就转移方向再找,还找不到,就换条路再找,可就是没向内去寻找,向身边,向附近去找找。
封面和封底很有意思,一面是艾萨克出门寻找宝藏,一面是回来寻找宝藏,镜像的表达和讽刺。还有就是艾萨克去的路和回的路也是镜像的,“翻山穿林搭车走”。这样重复就是强调了追逐梦想的行动力,要是不行动,这梦想就是卫兵嘲笑的样子,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