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苏州已经生活了15年之久了,不管我是否真正的适应了苏州生活,苏州都可以说是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了,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刚开始对苏州的印象就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写的《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对苏州的小桥流水非常喜欢,对一些大妈在河边就可以洗衣服的行为也非常好奇,后来也匆匆去过一些苏州园林,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对苏州园林慢慢的品,细细的观察,越发感觉园林很美、很有韵味,拙政园的北寺塔影、山水亭榭,移步换景。狮子林的假山怪石堆叠构思之巧妙,沧浪亭的古朴的土山和园外的清澈如镜的河水,等等很多园林值得我们停下脚步,驻足欣赏。了解到园林背后的一些人物故事,很多园林主人发现园林越来越有味道,越来越有内涵,看待园林不能以城市公园的眼光来看待,要以园林主人自家后院的眼光来看待,每一座园林都是园林主人思想的一个缩影,园林的主人早已经不在了,但是他当时思想就依附在这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一亭一匾上保留到现在,我们眼睛里看到了园林的风景,同时大脑中也体会到了园林主人的想法。另外随着现在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苏州的除了高楼大厦之外,还有这么多野趣山林,能让你慢节奏的驻足,或许一个小时,或许一个下午,能让你把人生繁忙抛在脑后,让心灵得到一次放松一次滋养,是多么幸福的事。
看过了一些园林,一直有个疑惑在我心中,为什么园林会在江南?为什么园林会在苏州?一个小小的苏州古城区却汇集了,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网师园、可园、耦园、东园、退思园、启园、五峰园、艺圃等等几十个园林。随着走过了中国的东北、华北、华南、西部等地方,逐渐的体会到苏州这个地方非常适合于园林的形成,在这里建园是一个水道渠成的事情。
我个人总结园林的形成离不开水、石、财、匠这四个要素,苏州恰恰具备了这四个要素。
首先说到水,苏州地处平坦的长江下游,一条长江把中国中西部高原山区(包括青、川、藏、滇、贵、陕、湘、赣)的水都汇流了过来,另外太湖又汇聚了浙江和安徽境内三座最高的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的水,还有江南本身受到南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本身降雨量非常丰富,所以苏州是水乡,是一个水的城市,号称东方威尼斯,另外苏州自身有很多湖泊和河流,湖泊有太湖、阳澄湖、金鸡湖、澄湖、独墅湖、石湖、尹山湖、漕湖、同里湖、盛泽湖、昆承湖、尚湖等等,河流有京杭大运河、长江、吴淞江、护城河、山塘河等等,小的河流叫不上名字的,那又是数不胜数,苏州的小河,一年四季水位基本是稳定的,没有干涸的时候,而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水垂手可得,很多北方的河流,需要爬上很高的堤坝,然后再下很长的堤坝,才能碰到水,苏州的河流的水,水面是离人很近的,只要弯下腰,伸手就可以碰到,是离人非常近的,最容易欣赏到,和触碰到的,这些天然的水资源给苏州园林提供了水的要素。
第二是石头,几乎所有的苏州园林都运用了石头堆砌假山来造景,假山中有堆砌的很长的山洞、石桥等等,其中狮子林把假山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假山中开辟了9条线路、21个洞口,行走在假山中,时而穿洞,时而过桥,上上下下,千转百回。五峰园就是把五块造型精美的太湖石做成了五个山峰屹立在园中,成了五峰园这五个盆景的点睛之笔。苏州园林的假山,主要是以太湖石为主,也就是就地取材,太湖石讲究瘦邹漏透,环太湖的西山和宜兴都产太湖石,有一次去宜兴的张公洞游玩,才真正悟道宜兴这个地方的特产太湖石和紫砂泥,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岩石经过水的侵蚀,不坚硬不部分被水冲出形成了紫砂泥,剩下坚硬的部分形成了太湖石,所以太湖石镂空的面积非常多。太湖西山有天下第九洞——林屋洞,宜兴大的洞有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慕蠡洞等,这写洞里都是形成紫砂泥和太湖石的地方。为苏州园林提供了石的元素。
第三是财力因素,苏州的地理位置在太湖平原,物产丰富,历史上就是鱼米之乡,又有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的运输,所以苏州在古代一直到现在都是财富集中之地。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写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说明那个时代东吴的货船都已经能开到成都了,可见唐代苏州的贸易就已经很繁盛了。宋代有苏常熟,天下足!明清时代:“衣被天下,税负在全国的十分之一”。清代曹雪芹称苏州阊门为“乃红尘中第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只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买的起宅地,能修的起亭台轩榭、假山池沼,种的起奇花珍木,恰恰苏州商贾、官宦、文人、画士云集,具备财力的基础。
第四点,苏州能出现这么多园林和工匠是分不开的,这些工匠就是今天的建筑设计师和土木工程师,出生在太湖之滨的工匠蒯祥到北京设计了故宫,让苏州的园林工匠“香山帮”名声大振。我认为蒯祥是得到了苏州园林工匠的真传。到了苏州的胥口,就能看到很多香山帮的痕迹,有以蒯祥命名的道路。看了狮子林,我就感觉到,这么多体量的奇石堆砌起来的假山,里面千转百回、洞桥纵横,用现在的图纸的画法(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图),是不能表达出来的,这恰恰是园林工匠的高明之处,这些内容是印在工匠们的脑子里的,是活灵活现的,不是死板的表现在图纸上的,正是这些高超技艺的工匠的存在,才让官宦、文人、画士的寄情山水的梦想得以实现。
水、石、财、匠这四个要素能在同样的空间和同样的时间汇合,就形成了今天苏州园林。干旱的西北缺少水很难形成园林,富裕的广东缺少奇石也没有形成好的园林,春天可以去拙政园看一下草长莺飞、万物复出。秋天沧浪亭的土山上树叶微黄,当秋风吹过沧浪亭外的水面,平静水面泛起一波涟漪,缓缓的从水的一头传到水的另一头,让我们感知这最美的涟漪就是秋天。一脚踏入园林,立即就没有了城市的燥气,欢迎浮躁的城市人,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园林泡上一壶茶,品一品这一水、一石、一亭、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