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
这是海鸣威的一句话。
我们总喜欢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证明自己是对的。这样急于表现自己,让距离更为疏远。
内心也会因此觉得很懊恼。明明我是想好好说话,为什么最后结果却是不欢而散。
我们常说聆听很重要。究竟要如何聆听,如何通过聊天达成自己的目的。
我有话要说。
首先,保持分享的态度。我们想要知道一个人有没有男朋友,想知道那个人收入高不高。肯定不会直接问,直接问会给人一种窥探隐私的感觉。倘若你换成:今天男朋友来接你?今天开车来的吗?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心里先设定一个答案,她有男朋友。他很有钱。那么问得就比较自然,对方被戴了高帽,心里也不会不高兴。
其次,要有眼神的交流,动作的反馈。现代的人都是低头一族,每天吸着手机的鸦片,保持一边聊天,一边抱着手机的习惯,是非常不礼貌的。此刻,如果我们放下手机,身体往前倾,认真听对方说,注视对方,并且点头示意,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接着,我们如果想获得帮助,就表达诉求,扩大善意,给对方选择权。表达诉求就在于,告诉对方,他的帮助可以减少多少我们的痛苦,增加多少快乐。扩大善意就在于他的帮助会创造多少价值,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给对方选择权就在于,谁都不喜欢被别人做决定,可以告诉对方,如果不方便,您可以拒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