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因脑溢血在镇上住院,老妈陪床两天后,因面部浮肿也被住院了。医生2月26号血常规报告出来后,被一大片异常值给惊到了,其中转氨酶正常值在40u/L左右,报告结果显示近700u/L,为了排除其他糟糕的可能性,医生根据老妈过去这段时间的病情描述和情况,得出了初步诊断:药物性肝炎。
屋漏偏逢连夜雨,老妈住院后发现腹部发热经常隐隐作痛,老爸又和姐姐去预约了B超检查,主要是排查下肝脏,确定下是否其他病变引起的肝炎。检查出来后让我们感受到了雪上加霜的滋味,结果显示老妈患有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听到这个消息后,老爸眉头皱的很厉害,反应比我们更强烈,医生解释后我才意识到胆总管结石的危险程度,wiki显示肝内胆管结石对人体组织所造成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主要是可引起肝胆化脓性炎症和梗阻造成的肝实质病变,导致肝脏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患有胆总管结石的老年人很容易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也是很危险的信号。对于刚到花甲的母亲,这种双重的打击是很沉重的。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先降低肝功能指标,恢复到正常值,然后择期考虑手术,因为手术情况后会加重肝炎,术后恢复会更加困难。
就这样,老妈从26号住院到3月6号,期间一直打着点滴,转氨酶指标也从700,慢慢降到了100多。这期间,在老妈住院后的第二天,舅舅舅妈把外婆顺利接回家修养了,但祸不单行,在老妈入院后的第五天,小姑因为肝硬化也入院了,当时情况严重到病危通知书的地步。整个家族的脸上瞬间都产生上了阴影,“这刚过完年,大家就都躺在了医院。”老爸左手抹了抹眼睛,无奈的叹息道“今年自家人的运气不好啊。”“老爸,我回杭州后去灵隐寺拜一拜,希望家里人都能转转运。也可能是去年家里造房子,把你和妈身体累垮了,今年就好好休息休息吧。”祈求神佛保佑,也是一种慰藉。
回杭之前,医生跟我提了下,镇医院虽然能做胆结石手术,但是老妈的情况比较特殊,建议来杭州治疗。拜托姐姐照顾老妈之后,我就回杭找对症的医院专家了。作为移动医疗的践行者,我想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应该容易解决,首先是找医院,省市级医院应该都不错,浙一浙二,市一市二,邵逸夫应该也不错,然后锁定肝胆胰科室,肯定是浙一了,现在是找相应的专家了,在各大挂号平台上迅速锁定了其中一位院士,但该院士的号对应执业点是新成立的浙大国际医院,由于老妈需要住院,我特意去查了下医保报销的相关范围,结果浙大国际并未列入名录,不过很幸运的是在浙一挂到了院士学生的号(后来我取消了两个号,现在想想做法可能不对)。
挂到号之后就把电话打给了家里。老姐告诉我3月6号B超报告有新进展,这一次检查结果竟然出乎所有人意料,报告显示胆管里没有进入结石,超声提示只有胆囊里有结石,但因为镇上设备限制和缺失,只能通过B超来检查肝脏等器官,并没有造影设备等,图片中有部分阴影,医生也无法确定。结论也就是胆总管结石可能性似乎变小了。我把挂好专家号反馈了老爸,老爸当时直接显示出了担忧:“号能挂号,但是。。。并不能代表转院就能住的进去。你看你妈住院十多天了,如果因为来杭州等床位的时间延误病情,这个就不值了。你再看看,能不能托托关系找找医生转院过来,然后直接收入院行不行?”接着我也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不确定性。
首先从身边同事和朋友圈问起,是否有在省市级认识的专家,目的是可接受转诊的患者并收入院,但是得到的反馈很少。老姐又一次在电话里跟我说老妈开始发烧,腹痛,半夜辗转反侧。揪着的心让自己手头的工作效率低了很多,甚至撇开了几天。现在我一方面托朋友和同事在帮我联系医生,另一方面我自己通过移动医疗工作尝试与医生进行沟通,希望在老妈来杭州前确定床位的事情。由于没有医生的直接联系方式,我只能购买医生提供的图文,电话等服务,来得到沟通的机会。但是我到今天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医生反馈。晚上写这件事的时候,老板在知道我的消息后,很快帮忙联系到了一位医生,后续情况还在沟通中,希望这次能顺利转院治疗吧。
求医的路还在继续,我发现在病魔面前,任何人的帮助都会让人心生慰藉,激起心中感动的涟漪,而久久不能平静。最后回归到自己在做的移动医疗事业,有时候环境真是差的一塌糊涂,但是还是任然值得去做。去帮助更多的无助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