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太忙,没时间喝水、没时间锻炼身体,没时间照顾家人,没时间关照自己的内心,还因为很多让人倍感酸辛的事情让我们陷入悲苦不堪的境地。在这样的环境中,同事们常常相互抱怨,本以为抱怨完会好受点,可是抱怨完之后反而情绪会更加低落。是啊,抱怨,它不但没用,反而让我们更加消极!
突然想起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尔·鲍温是美国著名的心灵导师,他曾在2006年发起了一项挑战----21天不抱怨,据统计许多挑战成功的人最终都走出了生命中的阴霾,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其实很多人都有爱抱怨的习惯,抱怨工作,抱怨天气、抱怨家人、抱怨伙伴等等,好像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抱怨。有的会抱怨自己遇到的种种困难,他们只有抱怨,却没有积极面对,从而让情况变得更糟糕,在抱怨的世界里停滞不前。也有人在心情低落时总想找人抱怨,希望通过得到对方的同情寻求心理安慰,亦或是通过抱怨来推卸责任。然而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抱怨都只会给我们都带来危害。
那抱怨都有哪些危害呢?
威尔·鲍温告诉我们:第一,抱怨不会解决任何问题,遇到事情如果不采取行动,不会有任何改变。想想看,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只会抱怨,困难它也不会因为可怜我们而消失。第二,抱怨会吸引我们不想要的东西。如果你是一个爱抱怨的人,那么积极向上的人肯定不想听你的无端抱怨,他们会远离你,你的身边只会吸引和你一样爱抱怨的人,那么你就会一直生活在抱怨里,更坏的事情也会被吸引来。第三,抱怨会损伤到大脑,不要小看一句又一句小小的抱怨,长久以来这样抱怨性的语言会损伤我们的大脑皮层,让我们对事情变得迟钝和麻木。也许我们本来就不多的正向力量正在斥充着抱怨声的世界里一点点被淹没,当我们习惯了别人的抱怨,习惯了自己的抱怨,我们就不会转换着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是随着抱怨声进入到一个低能量的世界里,想想都觉得好可怕啊。
在2006年威尔·鲍温的21天不抱怨的挑战中,全世界有600万人参与了这项挑战。要想真正停止抱怨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们带上了紫色手环,用来提醒自己停止抱怨。只要一抱怨,就把紫色手环从左手换到右手,再有抱怨就换到左手,这样反复替换。随着时间的推移,换手环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少,直到21天一直不抱怨就算挑战成功。其实换手环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改变思维模式的一个过程,有意识的减少抱怨,让我们的大脑慢慢习惯不去抱怨,而是通过更加积极的方式或语言去处理和面对问题,直到彻底停止抱怨。在读过这本书之后我也满怀期待通过刻意不抱怨来获得改变。我用手表代替了紫色手环,并每天记录换手表的次数,虽然很麻烦,但我更期待自己通过挑战带给我的体验和改变。一周以后我就明显感觉到抱怨或者是想抱怨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后来,我每当听到别人的抱怨,我会停下来思考这件事情产生的原因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彻底跟随他们的思维模式。刻意地不去抱怨并不是假装也不只是强迫,而是在想抱怨的时候先让自己停下来,在情绪稳定一下之后说不定我们就会有新的理解,慢慢地习惯用新的方式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在我最终挑战完成之后,我很惊喜看到了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变化:当坏的事情发生时我会先从自己这里找原因,而不是抱怨别人;我的工作很忙,感到从未体验过的苦和累,我想抱怨的时候内心突然又有新的声音说"趁着还没老锻炼自己会是值得的事情";因为自己的不小心崴了脚,伤了韧带不能走路,没有抱怨而是想刚好休息三天不用上班。当我开始去不抱怨的时候,我正在以另一种惊人的速度改变和成长。
我们说出的话体现了我们的人生态度,而我们的人生态度,又创造了我们的生活。抱怨是吧焦点放在了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上,反应了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因此,如果能改变抱怨的习惯、抛弃那些抱怨的语言,就会间接地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吸引美丽的东西,创造更加美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