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我考入瑞丽教师行业,虽然不是今年的新教师,但是,2016年9月,让我印象深刻。
还记得,那个时候,我男朋友送我从腾冲来到瑞丽,做了5个小时左右的客车。到了瑞丽,天气异常的热,我们没有找到应该报道的学校,打的打了30块钱,绕了一点点到了姐乐中心学校,以为就是在那上班。可是后来又被分配到分校,那晚坐车一直出城……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本来考得是瑞丽城里面的学校,却被告知借调到乡下教学,心情是极度难受的。落差太大,学校虽然是新学校,但是住宿条件是教室,学校还得提水用,一年大部分时间是泥水。心里最大的砍就是不甘,是城乡之间的区别,是心里面的落差。
9月是适应的时间,那时候11月才算工资给我们,所以,在这样的不公之下,我接受了我的第一批学生,一年级新生,他们是少数民族。刚开始,我完全是慌的,一年级该怎么教,少数民族该怎么教?对于一个汉族来说,我没有把握教好。
当我进去教室的时候,看着孩子天真的脸,他们好奇的看着我,我紧张的说了一句“你们能听懂汉族嘛?”孩子说“能”,这下,我完全放松了。教他们坐姿,站资,课堂基本纪律,养成习惯,如何扫地,都要教。完全感觉是当爹又当妈,没有经验,弄得自己心力交瘁。这里没有晚自习,学生上完课回家了,学校就安静下来,这个时候,一个人在宿舍,很孤单,很无助,一个人哭了好几次。记得半个月都是白天上课,晚上哭,那时,我想回家,重新开始。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叔叔阿姨打电话,他们跟我说,没事,在哪都一样,有工作对我来说就不错了。他们开导我,我坚持了下来.
9月,真的太漫长,同事之间的不熟悉,跟学生的磨合,教学任务的困难,让我觉得,9月是黑色的。我的9月是熬着过的,所以即使现在快第三年了,但是那种痛苦确实刻到心里的,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挥之不去。
现在来说,2016年9月,是我的一个宝贵财富。让我跨过了学生-教师的角色转换,让我学会了面对困境,面对成长。让我破茧成蝶,走入新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