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培习惯,攒力量
【片段来源7】:《习惯的力量》
拆书家:肖雄
【R:阅读原文】
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是奖赏,能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慢慢地,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欲望出现。最终,不管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还是你家院子的车道上,习惯产生了。
习惯并非确定不变,在后两个章节中可以看到,习惯是可以被忽略、改变或者替换的。但是发现习惯回路太重要了,因为它揭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在习惯回路出现时,大脑不再完全参与决策,它要么完全静下来,要么集中做其他的任务。所以,除非你可以抵制习惯,找到新的惯常行为,不然习惯模式依旧会自动展开。
简单地了解习惯的运作原理,了解习惯回路的结构,能让我们更轻松地去控制它。一旦将习惯分解,你就可以调控它了。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why)大多数人想养成新习惯,毫无规划,只知道把习惯行为强行插入日程里。比如“从明天起我要每天慢跑5公里”,这样的方式常常收效甚微,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呢?因为不符合大脑的习惯啊!大脑养成习惯需要三步来组成一个回路。当我们设计出养成习惯的方法和这三步息息相关时,新习惯很容易就养成了。
(what)是哪三步呢?分别是设计暗示、执行习惯、给予奖励。
(how)具体如何做?我来详细介绍下:
第一步,设计暗示。我们在执行习惯前,一定要设计一个暗示。它仿佛就是个引子,促使我们执行习惯。这个暗示可以是具体的时间,也可以是某个具体动作,根据自己需求即可。比如我要养成个习惯“每天散步半小时”,我设计习惯为:每次晚餐后,我开始散步。“晚餐后”就是暗示,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执行习惯。在暗示后,我们就正式开始执行想要养成的习惯,可以是行为,也可以是想法。在例子里,“散步”就是我想养成的习惯,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给予奖励。在习惯后,我们一定要给自己奖励。这样才能强化刚刚的行为,让它可以在大脑中留下印记,促使习惯养成。比如,我在散步后,会用看半小时电视来奖励自己。在这里,”看半小时电视“就是奖励,这是第三步。
通过以上三步走,你将更容易养成习惯。
【作业】
请根据上面的【R】与【I】写出你的: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过去你有没有养成习惯失败的例子?比如想每天阅读书籍,或者定期去健身房等,但没有成功。请你描述下自己类似的经历。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在未来,你想要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呢?比如每天都要整理房间,或者每天慢跑半小时。请你用今天学的技巧,描述下未来你将如何养成新习惯。
························································································································丢丢的作业: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一次失败的经历】习惯回路的结构分为三步——暗示、惯常行为、奖赏,一旦我们了解习惯形成的原理,就可以想办法将习惯分解,从而去调控它。而好的习惯养成,需要明确且有效的规划,并不断的去强化。否则,习惯将很难养成。
就我个人而言,在养成习惯的路上,所经历的失败状况,也是信手拈来,比如说,2017年年初,我听了一位业内老师的课,他说他每天坚持读1本书,阅读让他变得渊博、侃侃而谈。听完后,我就激动万分,立志要像他一样。就给自己定了个小计划,每天晚饭后阅读1小时。可是,一周过去了,我一本书还没有读完,等到第二周,一吃完饭,我就觉得压力很大,阅读已然成为了我的心理负担,我开始抵触。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反思】现在想来,对于养成习惯这件事上,我的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我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暗示”,即晚饭后,第一步操作很正确。第二步,执行习惯,即“阅读1小时”,行动非常明确。前两步都没有问题,可是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给予奖励”,比如说阅读后奖励自己一块巧克力(当然前提是,我是个很想增肥的人,不怕夜间吃甜食)。巧克力的美味会强化我的阅读行为,让它在大脑中留下印记,每每想到巧克力的甜美时,都会激发我阅读时的美好感受,避免久而久之因为经常遇到“工作忙,太累”的情况,会让自己觉得阅读变成了负担。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奖励的重要和必要性。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问题/场景】2019年2月15日后,每天晚饭后,慢跑半个小时,保持健康体魄,远离颈椎、腰椎疼痛。
【具体行动】学习了“培习惯,攒力量”的方法后,深知大脑养成习惯需要三步来组成一个回路。我要把养成习惯的方法设计的和这三步息息相关,以促使新习惯的养成。
第一步,设计暗示。晚饭后,就是一个暗示。
第二步,执行习惯。在“晚饭”这个暗示后,我就正式开始执行想要养成的习惯——慢跑半个小时。
第三步,给予奖励。在慢跑半个小时后,我要奖励自己看半个小时警匪片。因为平时太忙,六年基本上没有过过周六日,看剧对我而言是个比较奢侈的事情,对我的吸引力就比较大。
在坚持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加班、聚餐,导致晚归、太劳累等情况,此时如果告诉自己“太累了,少跑一天也无所谓”,就是一个消极暗示,而坏习惯的养成可以是一瞬间的事情,一旦行为中断,想再坚持,难度就会增加。所以,习惯养成过程中,如何让“奖励”更诱人,战胜无孔不入的“消极暗示”,或许比我们一味的去设计习惯回路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