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加入训练营的第5天。
其实,训练从6天前就开始了。
根据弘丹老师的建议,我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写下了一封信,给2020年末的自己。信中梳理了2019年度成就,并密密麻麻地为自己定下了细致量化的2020的年度目标,一时热血澎湃,激情无两。
我把信发给三位密友,他们看罢大呼:“我浑身燥热,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你就是我的灯塔!”“我也要规划自己的2020、甚至2030!”……
结果是,在那一天,一个忙得脚不点地的创业者跟我来到了训练营,一个在加勒比海上边唱歌边工作的年轻人终于决心辞掉这份不急不慢的工作,一个把孩子培养进入顶级中学的十几年全职妈妈表示自己要为一个offer的机会全力以赴。
孵化率如此之高。高达100%。
我简直比脱不花还厉害。
那一天的我,得意极了。
过完元旦假期,2号,训练营正式开营了。
我因为立志要成为认真的好学生,于是便每天都安排时间努力书写。
第一天开始,便跟着每日领读的书写。本周里,《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本书领读了3天,我也跟着读书主题写了3天,一共4篇,平均每篇2000+。分别写了《学术论文如何“讲一个好故事”》《写作练习,该怎样“输出”》《文章写得慢?试试这三招》《闺蜜说》,第一篇是自己心得的总结,接下来两篇是读书笔记,最后一篇是每日写作主题的作业。
开篇第一节,山口拓朗就铿锵有声地定了位——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要用送礼物的方式来写作。我也深以为然。于是,我在接下来的3天练习里处处做小伏低,瞻前顾后,犹犹豫豫,生怕我的情人对礼物不屑一顾,包装都不肯拆,还送我一个白眼。
2号晚上,21天零基础系统写作训练营又开营了。
从3号开始,我又根据训练营的安排,认真完成了前两次的作业,分别写了《我为什么加入21天零基础系统写作训练营》和自由书写《游乐场》,也是每篇2000+。
5天写了1万字,按说应该很有成就感了吧?
可是,我居然不快乐了。非常非常的不快乐。
因为这5天里收获的,更多的是紧张和疲惫。写的时候总想着看读者眼色,又加上初上手练习,因此写作效率低,2000字初稿都要耗费几乎两个小时的时间。适逢年末工作繁忙,这两个小时的挤占,更让我觉得时间在张牙舞爪地向我施压。而碎片时间里,因为总要想着去写作业,去学习同学的作业,读书的时间竟也不知不觉被划走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我在自由书写之外,没有找到乐趣。
这导致我的读书笔记写得像老夫子讲课,虽然还算完整、有条理,但是缺乏娱乐性和趣味性。也许这会是一篇好教案,但绝不会是一篇好文案。除了自带学习动力的人,大多数人应该不会想看。而我自己,写过之后不过是觉得自己做了一份作业,加深了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最终完成了一项任务,但这个过程只有重述和整合,没有创造,没有通过文字搭建起一个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新世界。
为了“不再自嗨”和“有流量”的目标,我试着去写“有用”的东西。但这让我变得像眼前被吊了胡萝卜的骡马,影影绰绰地感到那胡萝卜永远不可能吃到,但又怕主人不开心,还得装模作样努力去追。几天下来,内心全是勉强和不情愿。
这样不对,我意识到。我得停下来思考一下。
我开始问自己,你的初心是什么?真的是吸引流量,赚钱吗?还真不是。我根本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被认可的写作者,再利用这个“被认可”去做一些思想和知识的传播。在我的初心里,赚钱是这条路上的副产品,这条路坚持走下去,走对了,走好了,赚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那我为什么这么急吼吼地要去学习迎合大众呢?应该是因为人到中年,自觉再没有大把的时间可供试错,总想一开始就走上“正确的路”。
这大概是我最大的问题所在。虽说做事要以终为始,以目标为导向设计过程,但没有人能一开始就设计一条完美线路,从而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路线明确,只需努力”的时代早过去了,只要好好学习,就有好大学,就有好工作,就有高收入的时代,都过去二三十年了。设定好路线,从此只做对目标有益的事,太功利,也太不合理,在这个变化升腾的时代里,这样做不可能走到目标,更不要说走得更远。
我需要回头,多给自己几年的时间,先实现“成为一个被认可的写作者”的目标。
因此,首先,我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自由写作。
都说写作可以平复不安的心,可以疗伤,可以帮助成长……好处多得不得了,总之,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渡人舟。现在想来,其实这多半指的是自由写作吧。
因此,我愿意更敏感地去捕捉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痛苦和欢乐,我愿意更忠实地去记录它们;我愿意带着更大的敬意去面对写作。
写作的初衷不是商业。是因为写得好,才自然而然地成了商业。
我分别想起了李娟和咪蒙。提到咪蒙,我每每衷心赞叹她的能力,羡慕她身体里蕴藏的巨大能量;而想起李娟时,我则是抬起头,眯着眼睛深深地仰望她,因为觉得她的生命实在太圣洁,太闪耀,她是另一个世界的精灵。李娟的初衷不是商业,可是她的文字也为她带来了不小的商业收入。虽然她远没有赚到咪蒙那样多的钱,但她的宇宙不会轰然崩塌,她可以一直安安稳稳地走下去,直到她不想再写为止。
慢即是快,欲速则不达。
当然,我也不会放弃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
自由写作能让我保持对写作的兴趣,从而留在这一领域。因此我不会放弃。但我也不会永远待在舒适区,没完没了地写给自己的情书。
我会继续跟下这365天的课程,阅读一定数量的写作书籍,按照课程要求认真完成命题作业。练习中注意提高写作的质量,不一定追求输出的字数。我要学习科学的写作方法,不断修正自己的问题。
我会试着在舒适区和非舒适区之间切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时间安排方式。谁说成长就是一定要彻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呢?一定要天天征战杀伐,和温柔乡彻底告别吗?项羽军中还有虞姬的红罗帐呢,厮杀拼斗之后,谁不需要安抚和修复呢?
早上起来,我给那三位密友发去信息:“今天是2020年的第4天,而我已经着手修改我的新年计划了。我删去了文中那些热血、暴力的词,同时,读书写作计划直接五折。希望没有误导到你们。对不起。”
很快,微信响了:“我昨天就改啦,你那些鬼,急功近利的,根本不靠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