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大山里,从小都和山石虫鸟,草木花土打交道。对于山里的这一切谈不上喜欢,也并不讨厌,因为他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秋后最忙的事情是翻地,夏天的雨水把土地滋养的很结实。收割完玉米和黄豆的土地尤其硬板,都是牛套着犁,先翻一遍,然后再让牛套着耙,再把翻出来的大土块砸碎。只有少数没有牛或者请不起别家牛做工的人家才拿着挖锄去翻地,然后再用板锄碎土块儿。忙完这些事情,还有一个大工程,就是清理石头。
那时候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每年都要从田地里捡出那么多石块儿?秋后要种的农作物是小麦和菜籽,这两种植物种子颗粒小,最怕被板结的大土块儿或者石头块儿给压着了。可是,每年都在清理,但是石头并没有减少!
有时候就怀疑是不是有什么大自然魔法给石头做了怪,让那些被我们移走的众多石头又偷偷自己回到的田埂里。然而,看田边石头累砌的挡土石墙也没有变低。只可能是每年翻地都从泥土的深层翻出来了更多石头,或者把土层中一些大石头压成了小石头。
尽管如此,这些石头并不是完全对种庄稼有害的。中等大小的石头用来砌石墙,兜住泥土,防止水土流失;很小的时候就在田埂里,他们可以减少泥土板结给农作物带来的缺氧,也能加快水分的迅速进入土地深层;巨大的石头,一人之力移不动的石头就留在原地做土地分界标记,或者砌大石墙,堵河边水口,甚至可以把它碎了,修路填大坑用。所以,去过山里的朋友就能见到各种石墙,石屋,石桥等来自大自然纯手工的作品。
我们从山里读书出来,辗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来寻找我自己的立足之地。要说没有绝望,迷茫和困惑?一定是假的。然而我们就像那田埂里的石头,确切的说是会成长或者衰退的石头。
有的人成为了雕像那样人人观赏,有的人成为了洪水口或者石桥的堤柱,有的人成了各种石墙石路的构成……最次之,成为留在社会这个田埂里的小石头,默默无闻的存在,为春天地表的生机勃勃所覆盖,不为认知,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