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感悟06:自强不息

本文原创首发

寒门贵子,让我想起这四个字的是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妹妹。看到她的学习状态,我先是想到了曾经的自己,后又想到这四个字。

这个妹妹的家,是在小县城租的一间平房,在大概仅有20平米的房间中央,支着一只火炉,靠墙的书桌就是妹妹学习的平台。在她家呆了前后不足半小时,屋内其他处都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除了书桌上方贴的两联毛笔楷书。谈话间,我得知妹妹的书法是自学的,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她还把把期末考试中其他学生的成绩都罗列了出来,理由是要看看每个学科与别人的差距。

这怎么能不让我想起曾经的自己呢?18年前,父母为了我上学,从农村搬到小县城,同样是租一间只有20平米左右的平房,同样生着火炉。我清楚地记得我曾写了“奋斗”两个字贴在书桌上方,当然,我并没有这个妹妹写得这么好。我还把同学中每个人的优点写下来,向他们学习。

这些只是可以看到的,我试图结合自己的经历走进寒门学子的内心,也许有人永远不能理解他们心中的抱负和默默奋斗的付出,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有一颗自强不息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

其实,像妹妹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已经不需要父母的督促了,她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注定她今后的学业和生活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物质条件的落后,总是让人的志气更加坚定,更加远大。我今日再次读了《精准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刘媛媛也是出身寒门,村子里的小伙伴大多都辍学,她去城里上学时,感觉自己与城里人不是一个世界,但她凭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让初中同学惊讶她能在高中全年级第一,让高中同学惊讶她能够上北大,让北大同学惊讶她不是简单地找一份工作,而是通过创业,实现了财富自由,并登上福布斯精英榜。

说到底,一个人的状态,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如果能够早一点觉醒,知道只有靠自己才能逆天改命,人就会想方设法让自己成长,要求自己积极地看待每一个问题。这个过程是完全自主的,就是把自己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再变成创造者的心态。

比如,一般孩子遇到难事,首先想到让父母来解决,而自主的孩子则认为必须自己为自己做决定,自己去克服困难才能成长。再比如,看到优秀的人,伟大的事,一般孩子只会赞叹,只会仰慕,而有志气的孩子则会想,我如何才能变成那么优秀的人,干成那么伟大的事。

反观现在很多陪读的父母,给孩子创造了相对来说十分优越的环境,但是孩子的学习仍需要督促,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说,教育在于激发孩子的内生动力。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父母能陪孩子多久,要想生存得好,还是得有独立自主的思维,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