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有力的大学德育形式,就是将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联系联系起来,与行为给他们造成的后果联系起来,与个人生活的长远意义联系起来。——小约翰·福克斯(1981年)
大学就是一个把孩子培养成人的地方。特别在寄宿制大学里,学生进入大学就意味着他们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大学的规章制度对学校是维持秩序的典范,对学生来说则是从家庭控制走向个人独立的行为规范。大学向学生提供良好行为的典范,逐步告诉学生他们被寄予的期望,并对触犯规范的学生课以纪律惩处。通过这些方式,大学帮助学生树立对生活及其行为后果的责任心。然而这些教育方式正在远离如今的大学,因为作者认为现在的大学试图取悦学生,说不得他们的错误,没有告诉他们应该抬头看看自己长远的目标,没有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负责,结果大学维护了学生的孩子气,却未能真正帮助他们成长。即没有真正帮助他们独立,具有责任感,因此学生很少自主选择生活道路,他们也不理解他人为他们安排的生活道路。那么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迅捷的通讯手段,极大改变了学生的隐私观和独立性,使他们无时不刻处于父母的监控之中,这是20世纪60年代自由化潮流后校园文化大倒退的一种表现,促成这一变化的,有学校追求学术卓越的原因,也有消费主义的原因,还有知名大学中学生经济、社会背景变化的原因。但大学本身应该为这种倒退承担最大的责任。1984年,福克斯发现源自20世纪60年代的语汇——爱和关怀已被植入了大学的价值观中,而规范和自我效能感则被挤到一边,从而使大学生的依赖性快速增长。而多数家庭对哈佛教育的期望也非常现实。因此,当大学本身不能向学生提供更远大的教育目标,那么家长和学生用消费者的立场看待本科教育,也就无可指责了。
由于哈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父母“大棒加胡萝卜”教育影响,家长和学生都习惯于追逐现实和眼前的目标,而当学校过分注重物质条件、聚会、校园音乐会等,只能使学生的眼光更加短浅。当大学更多地谈论社交、消遣方面的事情,而少有涉及本科教育追求卓越的时候,学校实际上是在怂恿学生对学校生活更加挑三拣四。同时教师也因此不顾学生的利益,因为学校管理人员都是如此“不遗余力”地在误导学生。哈佛学生已经习惯以卓越自居。哈佛学生的家长知道或自认为知道是什么造成了学生今天的成就,因此他们认为学生不应该有明显的缺点,凡是有记载的成绩都要求高得不能再高了,对于他们的个人信息,则为了进入哈佛进行有效的过滤,以此粉刷太平。这就造成了他们希望在大学也如法炮制,虽然家长期望孩子在成长道路上一直都是完美无瑕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逐渐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既有家庭教育的影响,而学校放弃对学生心灵塑造的责任,把纪律和教育分开造成的后果是,酗酒、校园欺凌甚至性侵等问题都不断出现。因此,哈佛试图完善现有的法院和法律制度,但哈佛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在于教育,而非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