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个电影,叫作《风声》,里面的革命志士被捕后惨遭凌虐,当时就在想,太可怕了,如果出生在抗战年代,我可能是第一个投降的人,只要被那些大刑亮一亮就会招了。
直到前几天,看了一本历史书,厚厚500多页,一天一口气读完,途中几次红了眼眶。突然又改了心意:不,也许我受不了大刑伺候,但是也一定不是一位贪生怕死之辈,说不定真的会选择舍生取义。(纯YY,真遇到估计还是渣)
现代社会中,大家各自为政,维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说不顾一切为了一个与自己切身利益关系不大的事情冲在前面,就算是密切相关的事,有时都得退让几分。这时,如果跟你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大义,必须离开你的家庭,离开你的妻子和孩子,踏上一条注定会以身殉国的道路,你会怎么选?
抗战年代,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1、
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
1937年,中日两国的空军对比实力是7:1。中国空军飞行员,每一次架机升空,往往要单挑对方10架甚至20架飞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中国飞行员都知道自己的必然结局——殉国。
刘粹刚,一人击落过敌机11架。南京保卫战中,日军欺负中国空军已无力量,在南京上空做特特技表演,刘粹刚单独驾驶飞机升空,在数万南京市民眼前击落日机一架。1937年10月,在支援山西机场夜航时,为保全珍贵的飞机不肯跳伞,最终机毁人亡,时年24岁。
沈崇诲,在1937年淞沪保卫战中,飞机冒烟起火,与同机的陈锡纯决定放弃跳伞,驾机撞击日军旗舰“出云号”,坠机入海殉国。沈崇诲时年26岁,陈锡纯时年22岁。
陈怀民,在1938年武汉“四二九空战”中,飞机中弹起火,但他放弃跳伞,驾机翻转180度,与当时日本王牌飞行员“红武士”相撞,同归于尽。时年22岁。
这批飞行员殉国时,风华正茂,大多有着良好的家世和教育背景,但是在国难当头之际,明知前方面对什么,却依然前往。
翻开当年中国空军的飞行员花名册,会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国第一批精英飞行员,基本没有一个活过1938年。同学之间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同年入校,同年毕业,同年殉国。
2、
上海,四行仓库
1937年10月,淞沪会战,惨烈战役后,大场防线被日军突破,全军撤退。
这时,第八十八师接到了命令:留下,死守上海。
10月27日凌晨,谢晋元率领五二四团一营留守上海,进驻四行仓库。全营仅400人,为了迷惑日军,号称“八百人”,后称“八百壮士守四行”。
这是一支注定有死无生的部队。
战争非常的惨烈,他们以一队孤军,坚守四天。
其中最为惊险的一次,日本突击队找了一块厚钢板,由十几个日本兵托举在头顶挡住子弹,到达四行仓库底楼,准备炸开楼体。
关键时刻,兵营一位叫陈海生的队员站了出来。他在身上绑满了手榴弹,拉了导火索,直接从窗口跳了下去,与那个突击队的十几名日军同归于尽。
陈海生是四川人,之前他已在一件白汗衫上,给远在家乡的母亲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之愿也。
像这样的遗书,四行仓库一共有298封。
谢晋元给妻子的信中写着:“我心非铁石,能无眷乎?然职责所在,为国则不能顾家。”
他们的壮举鼓舞了上海市民。“还有一支军队没撤!他们还在打鬼子!”其中有一位女孩,看到四行仓库的三面都飘扬着太阳旗,冒着生命危险送进去一样东西。
第二天清晨,四行仓库楼顶,升起了一面国旗。
那一面国旗,由两根竹竿接在一起当旗杆,在一大片的日本太阳旗中,迎风飘扬,分外显眼。
3、
徐州,台儿庄
1938年3月,由华北南下的日军,与由南京北上的日军,正全力打通津浦线会和,以形成南北夹击的局势。
为了阻止这种不利局面的形成,以铁路交通枢纽徐州为中心,开始了一场大会战。这是一场地狱般的死斗。
最里圈,是三十一师死守庄内,但是其中一半面积已被日军控制,当中一圈,是日军将台儿庄三面围困,再外面一圈,是准备合围的中国军队。
满是断壁残垣的台儿庄,两支军队混战在一起,飞机大炮失去作用,最能起作用的,是“敢死队”。
3月25日,三十一师出现第一支敢死队,九十三旅三营发现了一个猛轰台儿庄的日军炮兵阵地。三营长高鸿立刻决定把那十几门炮夺过来,随记把上身的棉军衣和衬衫全部脱了,光着膀子,手举大刀,向手下大喊:敢跟我去夺炮的,跟我一样!
话没说完,全营官兵全都把上衣脱得精光,直扑日本炮兵营地,日军惊慌弃炮而逃。
从那以后,台儿庄的中国军队敢死队就开始不断涌现。白天日军火力凶猛,夺下据点,晚上中国军队就组织敢死队,趁夜色夺回据点。
一开始,每个敢死队员都会得到大洋作为奖赏,但到了后面,没人要钱了。
在守卫台儿庄的最后关键时刻,孙连仲曾亲自组织过一次敢死队,让身边的军需官把身上仅剩的大洋都分给敢死队员。队员们把大洋都扔在了地上,带头的一个士兵说:我们以死相拼,为的是报效国家,为的是不成为日本鬼子的奴隶,不是为几块大洋!
孙连仲放声大哭。
4、
华北,喜峰口
1933年元旦,日军炮轰山海关,两天后,将刺眼的太阳旗插在“天下第一关”。长城,在中华民族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当长城烽烟燃起的时候,就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
二十九军,以简陋装备,人手一把大刀,血战日军。
《大刀进行曲》鼓舞着无数中国子弟兵在战场上顽强不倒,死战不退。在台儿庄战役进行到最惨烈的时刻,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将士们,是唱着《大刀进行曲》,再一次扑向敌人的。
……一寸山河一寸血……
以上的故事来自于馒头大师的新书《历史的温度》(公众号:馒头说)。
可能是这辈子第一次阅读一本书过程中几度潸然泪下。哪怕是过去了一周,再次回过头来写这篇读后感,回看这些文字,依然泪水盈满眼眶。
以书中一段问答结束这篇文章。
抗战时期,一位中国士兵对一位记者表示:“中国肯定会获胜的,肯定会”。
记者问:“那时候,你准备做什么?”
士兵回答“那时候,我肯定已经死了。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写于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