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节,我回了老家。
以前所有的节日总想一个人呆在城市的出租屋里,独处是一种快乐,越发疏离的生活让自己觉得亲情友情可有可无。
而今,经历那么多事情,你会发现:生命本来拥有的就很少,如果不珍惜,会更加少。
01
瑞典有一部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讲的是临近退休的59岁老人欧维找了各种方法去寻死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全体缺爱,全体寻找爱。
欧维是个偏执狂,不容许别人评价自己已故的妻子一分一毫,他习惯把任何事情做得妥妥贴贴,所以每一个寻死的过程都会被其他事情打断。
刚准备上吊自杀,新搬来的邻居违规使用吊车七扭八歪,作为社区委员会成员的欧维不能忍,放弃自杀;
第二回他准备在自己的爱车里用煤气自杀,脑海里刚刚浮现索尼娅的笑脸,敲门的巨响又把他的意识拉了回来,原来是新邻出了车祸,要他帮忙开车去医院;
还有卧轨、饮弹、种种尝试总是一次次被阻止;
直到最后因病去世。
死亡对于欧维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母亲离世,16岁父亲在火车轨道上班,因为没有注意过来的火车而去世。
他的悲惨而灰暗的生命因为遇到太太索菲亚而被照亮。
六个月前,他失去了太太,再次变成一个人,孤单到只想去死。
02
欧维的心态很像城市里的许多人。
城市是折叠的,一个出租屋里,三个人从不说话,只有对于彼此生活习惯的挑剔。这是孤独青年。
同一栋楼里,住着孩子在国外,自己数着日子度过老年的老人。这是孤独老人。
中秋的万家灯火,似乎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他们的意识里,是曾经点亮他们生命的人,就像欧维心中的索菲亚,她似乎常常如梦,又似乎早已远去。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种,两位主人翁从头到尾什么也没干,只是在等待。戈多可能来,也可能不来,只有来了才能获得救赎。即使不来,我们依然需要等待。
戈多究竟是谁?
我们不知道,亲戚?报信的使者?
又或者是上帝。
这部小说把大战之后人们内心的秩序被全部摧毁,没有主张,弥漫着悲观主义情绪,只能等待时间的修复,讲的非常透彻。
戈多是什么?一个人,还是一个物品?或许,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美好的明天,象征着上帝一样的救世主,象征着所有人心中对于生活的渴望。
03
人因为什么而必须活着?
前面有篇文章我们讲到了那个为情自杀的硕士生,我们在批判的同时,或许应该思考:他是什么样的心境,才会走到这一步?
心如死灰,重新为人。
一定是重新出现了想要的东西。
我曾经在保险行业,这个行业非常神奇,每天都能让人重新充满希望,这种希望是:即使贫穷,依然快乐。80%的保险从业者都是这样的,看着远方会让自己忘记当下的痛苦。
世界大战随时发生。
一线城市漂泊十年,存款为0,这样的心情过中秋,过春节是一种什么感受?
人到50,失败破产,败掉2套房,这又是一种什么感受?
以为两个人会有未来,结果对方走的时候一声招呼都不打,又是什么感受?
……
我们不再是上学时候的分数排名,人生而在世,需要无数次思考:我因为什么,而需要努力活着?
没心没肺者说:赚钱,改善生活。
而更多的人发现,赚钱无法让自己幸福。即使多了选择权,只会陷入更大的不自由。
我很羡慕有信仰的人:我因为往世轮回而修行;我因为上帝而活着。
我也很羡慕有使命的人:我生来是为了改变世界。
我还很羡慕有感情的人:只愿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不妨,就做那个等待戈多的人。我是废柴,未来会怎么样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安分守己,享受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