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勤能补拙 坚持学习

   

      初读《曾国藩传》,读到曾国藩的求学之路,可真是坎坷。曾国藩的资质平庸,七次科举之痛,甚至被主考官公示批评,一路波折但最终还是高中进入翰林院。就此,曾国藩在仕途上获得了一个绝佳的起点。

      艰难的科举经历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不仅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的性格特点,还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顺利进入翰林院。

        对比曾国藩,回顾下自己的求学历程,本来学医学的好好的,也是自己的想学的,学扎针、学按穴位、跟着父亲在学医的道路上一天天磨砺心智,锻炼基本功,大概率自己就要成为一名医生了,但是由于家里孩子多,父母想着早出来一个是一个,半路又转战到了教育行业,不会,不懂,也很难,我整天告诫自己是一个拥有黑白底色的学徒,自己要多学习,坚持自我提升,曾在简书写道:

      源于自己才疏学浅,也是因为自己比较笨拙,所以就坚持学习,别人一遍能搞懂的事情,我就多试错几次,以此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跟着郭校长搞各种活动,组稿子无数次数着星星回家,跟着教研室名师团队成长,无数次试错,在简书上留下了成长的痕迹:


       

    “读书就是到智者家串个门”,通过文字品悟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 --“尚拙”。拙能胜巧,只有我们不放弃,坚持学习,就会有想要的结果。一路走来,很努力也很有获得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