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连续读了东野圭吾两本小说。深感作者思维缜密,不亏是悬疑小说的大家。读《沉睡的森林》《嫌疑人X的献身》两部小说,主线都很鲜明,整个故事围绕一条主线展开,对问题的分析也都合情合理。但是最后却大出读者意外,发生180度的大转弯,竟然是难以想象到的另一种原因和结果。真是令人折服。
如《嫌疑人X的献身》,到最后竟然是石神又杀了一个无关紧要的第三者,令人难以想象,脑洞大开。起初读书的开头,当时就很纳闷,为何一开端就描写周围这些闲散的居民,不知用意如何。原来首尾是呼应一致的。真够烧脑的。
读他的小说,好像在做数学题。虽明知答案就在那里,可是,依然在作者设定的迷雾中,一层层地播茧驱雾,一点点地看到新奇。
《嫌疑人X的献身》这部小说,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很细致,也很用力。如最后一句,好像要把灵魂呕吐出来。这该是一种怎么的痛、悔和爱的交集,将人的内心彻底打碎的一种表达。读此句,好像读者也被主角石神深深打动。如此赋有才华的一个数学天才,为了自己暗恋的一名中年女子,可谓呕心沥血。帮她藏匿被害人不说,为了让她母女俩彻底洗脱罪名,竟然真的在次天杀了一名流浪汉作为原来的被害者。这样的方式方法,估计也只有这样天才一样的人,才能设想、并付诸实际。可谁承想,他的身边竟然还有如他一般聪明的物理学家汤川。这世间真是一物克一物,汤川就是石神的克星。他们星星相惜,又旗鼓相当。汤川从内心深处不愿看到自己万分珍惜的数学天才朋友,为了一个女人,去做杀人的犯罪行为,可是看到他对女主痴迷嫉妒的表情,又深信,这种天才人物就是这样走极端。他们太聪明,可以轻而易举地牵着警察的鼻子走。可他们又太执着于一物一事一人,为了数学,几乎投入毕生的精力,同样为了内心喜欢的女子,不惜自己的生命,将生死作为最后的抵押。这是一般人所不能做到,也不会做的。也许这就是天才的一种毁灭性思维吧。他们认为别人不能怎么着他们,唯有自己可以杀死自己。读到这样的结局,真是令人好惋惜,痛惜。一位如此有价值的数学科学家、天才就这样被禁锢在牢笼中,终生难以走出。其实,他又何尝不是为情所累,被自己的暗恋情节带入了一个灰暗的人生。本该更加有人生价值的一生,为了一位爱恋的女子,悉数改变。
这种性格、天赋,既成就了他,又毁灭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