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羽心理咨询
婴幼儿从出生后,就自然的把她的母亲视为TA的抚育者,而不会也没有能力从母亲的角度来体认到母亲是一个人,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担心和害怕,有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可能不可靠的德行和缺陷。
因而,孩子常常陷在早年把父母视为非好即坏的阶段,没有跨出重要的一步,接纳他们对子女的养育,看见他们已经够好了,或者他们已经在他们所拥有的条件和限制下,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毫无自我照顾能力,需要父母和家人提供照料,这种照料会直接的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孩子通常在最开始的阶段是不把父母当人看的,他们只是被视为供应的对象,而非真实的人。
对死亡的恐惧会导致婴儿将父母视为非好即坏,如果能够满足其所需的就是好的父母,不能满足所需的就是坏的父母。但婴儿对死亡的基本恐惧会因为照顾者关爱的同在而减轻,婴儿会根据父母的抚摸和眼神的品质以及是否受到安全舒适的照顾来评估父母是否跟他同在。
孩子开始学习爬行和走路的时候,身体的分离就成为了事实,但这个时候孩子还是希望能够看到父母,于是我们会发现,刚学会爬的孩子会不断的回头看看母亲,就是因为要确认母亲是在场的。一段足够的时间练习分离,并测试父母一定在场后,小孩子就慢慢能够接受父母有一段时间不在场,这里是因为孩子能够记得父母一直在场的经验。孩子把这种经验进行内化,就如同父母的形象已经进入孩子的内在自我,并以此提供不间断的关怀。这个过程被称为“客体恒常性”。
客体的状态被建立后,小孩就逐渐能忍受父母的不在场,孩子们会利用娃娃或自己最喜欢的物件得到替代性安慰,使其在与父母分离时感到安全。
任何使小孩感到威胁的事件都可能阻碍这个重要的过程。比如焦虑、不可靠的父母、任何原因的家庭破碎、电视上的暴力节目、虐待经验、照顾者常常不在或意外缺席。
在这些情形下,孩子无法发展出稳定的内在形象,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变成依赖环境的人,不断从自己以外的人或物中寻求保证和安全感,渴望被人注意,有控制别人的倾向,对伴侣支配和纠缠,孤独时就缺乏安全感,或是尽可能购买和替代性的安慰对象,比如喜爱的布娃娃。
如何改善这种不安全的感觉?需要当事人去探索、表达和承认自己这种不安全的婴儿式的渴望,如此不需要通过控制别人就能逐渐进步,重新经历发展的阶段。当其自主性增加,还是能发展出稳定的内在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