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培训笔记
学生个体的主动创造性会影响研究的结果,学生深度介入研究过程,感受个人存在的价值,愿意在不确定性中去追求确定性,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寻找和确定最希望的那个可能性,所以,跨学科学习与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高度相似,它的过程和结果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又带来无限的可能性,极富个性魅力。
跨学科学习可以个人独立的,也可以小组合作,但更多是小组合作的,它是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如何设计具有教育性的开放而真实的跨学科主题,是教师和学校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案例一《水与生活》
本跨学科主题活动案例分四个课时:第一我能提出问题,第二我能设计实验,第三我会实地考察,第四我为植物代言
我能提出问题的主要内容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活动目标为——通过问卷调查和头脑风暴,关注生活和时事中的水旱灾害,提升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我能设计实验的主要内容为:明确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活动目标为通过设计调查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我会实地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展开地理调查活动,绘制平面图,活动目标是通过校园调查,利用平面图相关知识和技能,绘制学校排水口和安全隐患分布图,提升地理实践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我为植物代言主要内容是展开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目标是通过实验研究,植物在减轻水旱灾害中的作用,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提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二《你好,故宫》志愿者小达人
导入新课用视频故宫简介,出示关键词,数字面积、房间数目、每年参观人数、历史文化等等,然后请学生根据关键词说说自己的感受。
分小组探究:一建筑中的科学,二建筑中的数学,三建筑中的色彩,第四是建筑中的故事,利用有目的的阅读来分小组阅读手中的老师收集的设计好的材料,圈画出依据本小组主题在材料中所发现的内容,然后交流汇报!本环节三分钟,每小组四个人,桌上放着科学、数字、故事等台签。
第三环节,根据主题搜集资料,学生分小组用手中的平板搜集,深入了解建筑中的科学,《你好,故宫》材料中的内容做笔记画思维导图,搜视频搜图片,充分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本环节五分钟。
第四环节,整合资料展示汇报,准备展示。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或画思维导图或整理关键词,准备时间八分钟。
第五环节,展示汇报。建筑中的数字一小组进行展示,有同学把准备好的材料做成平板上传的PPT的形式,连接多媒体进行分工协作,展示思维导图,有图片,有视频。展示完毕,老师请同学说出理由,并为本组点赞,比如有互动性,利用多种形式,内容丰富,有重点,条理清楚的讲解等等,然后根据重点老师板书。
小学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包括常态课程,涵盖多学科,学科主导是校园开放式,更具挑战性,常态课程延伸课后服务是steam课程课程:如构建基于五育融合的本土化steam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涵盖23门细分课程等。
跨学科主题学习注重四个维度:目标上基于课程标准凸显学科特质,设计上强化主题统领,优化课程结构,实施上注重学科实践创新,课堂教学保障上关注协同教学变革组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