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忽然再看见王萌时,是在别人朋友圈聚餐的视频里,旁边坐了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她嫣然一笑给孩子小心翼翼的撕着鸡翅,满眼温柔。
那是老家镇上的一个饭馆,甚至那张桌子自己都坐过好几次,胡斌心想这么小的地方怎么都没有偶遇过。
这两秒的镜头,熟悉又陌生的微笑,竟然离上次相见过了10年。对,就是整整十年,甚至10年前去大学找她的场景,拍过的照片,以及因为太阳暴晒脱皮的肩膀,都历历在目。
不禁想起当年给她写信时说的一句话,“如果走不到一起,很多年后遇到时会给孩子说,来叫叔叔...”。
讽刺的是,时间这么快就给了回应,那可爱的小女孩稚嫩的脸庞还有她当年的影子,只是,很难再遇见了,那一别竟真的是相忘于江湖。。。
二
时间是2020年肺炎疫情期间,胡斌在家闲了三个月,没有复工,没有收入。整天除了睡觉偶尔给上班的媳妇做做饭,其他时间就是玩手机看孩子。
随着疫情好转,网上的招聘信息已经投过上百家,不是找不到合适的就是没有回音,加上年前刚刚换过房,巨额的房贷让他压力倍增,常常失眠。
媳妇实在看不下去吵过几次,甚至提到离婚。可是胡斌始终找不到一个出口,事业和家庭双重打击。低沉,徘徊。。。
这个视频,甚至让他想到当初选择留在大城市是不是个错误。现实的压力让他不得不暂时思想逃避,想回到十年前甚至更早他们相遇的时候。
三
那是2003年春天,瘦瘦高高的胡斌15岁,上初三,学习一般,中规中矩,坐在靠窗的位置喜欢看着外面发呆。
课间十分钟窗外异常热闹,忽然从远处跑来两个女生,打闹追逐,然后绊倒在地,一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女孩抬起头,微红脸颊上的汗珠在清晨的阳光下闪闪发亮,精致的五官流漏出羞涩之情,仿佛天使下凡,闪电般击中了看呆了的胡斌。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才回过神来。
他迟疑一下戳戳同桌问道,“刚那个摔倒的女生,,,是几班的?”,同桌是个大嘴巴,还没回答就说“你是不是喜欢人家啊”,然后忽然转到后桌说“我同桌喜欢你妹妹,给介绍一下吧。”
后桌的女生和大家关系都不错,开朗的说“可以啊”。胡斌比较内向,刷的一下红了脸,他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巧的事,只好假装要上课不说话了。
说来真巧,第二天课间那女孩竟然跑到了窗前找后桌。胡斌刚要看窗外赶紧回过头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偷听着他们聊天,嗓音是如此的悦耳。
临近上课女生刚要走,后桌说“你等一下给你介绍个男同学,想认识你...”,边说边拉着坐在前面的胡斌,胡的心跳瞬间加速。
女孩要跑之时撇了胡斌一眼,胡斌被拉着半转身的目光也刚好略过,四目相对,电光火石,也就是这短暂的一瞬,胡斌彻底沦陷了。
整整一节课胡斌都没听进去老师讲课,只有后桌断断续续的轻语:她叫王萌,她们是亲戚关系,在几班,家里什么情况。。。后桌边说边嬉笑,像个好事的媒人,同桌也跟着阵阵嬉笑,正襟危坐的胡斌既尴尬又喜悦。虽然嘴上说着不要说了好好听课,脑海里却迅速的刻录着这些信息。。。
四
可是,接下来的几天再没有看到过王萌,胡斌盼着下课盼着放学,但那个身影却神奇的消失了一般。
终于忍不住强开玩笑的问后桌,你妹妹最近咋不来了?没想到正中下怀,“你果然喜欢人家,那我让王萌明天就来”,周围一阵哄笑,胡斌尴尬的转过身,”我就随便问问”。。。
那个身影还是没有出现,胡斌也不敢问了,时光焦躁难耐。
终于到了一个周五放学,刚出教室的胡斌碰到一个陌生女孩,开口就问“你是胡斌?”,“你谁啊?”胡一脸茫然,那女孩憋着微笑,“我是王萌的同桌,就过来看你一眼。。。”
假装镇定的胡斌有点惊喜,“她在校门口等你呢”,胡斌快速离开,背后声音大了一倍,心里却想不会真的在校门口吧,又慢下脚步来,走到自行车棚推起自行车,慢慢悠悠的晃到校门口,又想躲又想见那就假装偶遇吧。
熙熙攘攘的人群逐渐散去,他走出校门,没敢刻意张望,跨上自行车要走才环顾四周,却没看到王萌半个影子,只好悻悻离去。缓缓骑着,心想可能在下个街口也不一定。。。边骑边想这个后桌真是多嘴,下周去了一定要质问一下。
周一刚到教室,本来构思好的话看到后桌却都说不出口,他害怕大家又是起哄。
到了下课,忽然远远看见了王萌,仿佛整个世界又明亮了,胡斌鼓起勇气走出教室,假装不经意的放慢脚步,用余光判断着王萌的距离,终于走到胡斌近处,然后转身四目相对,同时点头,又快速闪躲,好像两个不太熟悉的成人的礼仪,尴尬又不失礼貌,旁边的同学便开始起哄,他看着加快步伐的王萌竟十分可爱。
这个身影又活跃起来,偶尔也会到窗前找后桌,胡斌除了木讷的眼神交流,总没有勇气主动开口说话,像是被雷击中一样,他第一次发现自己这么怂。
王萌的古灵精怪,一举一动,在胡斌眼里都如沐春风。操场边,走廊里,两人慢慢习惯了大家的起哄,开始享受这甜蜜的尴尬。
五
一天放学,胡斌收拾书本走的比较晚,在楼梯口忽然碰到了王萌,愣了一下,王萌把一个叠成枫叶状的信纸塞到胡斌手里,像个小兔子似的就跑开了,胡斌迟疑一下,还没有开口人就已经不见了。
匆匆回家,没吃饭就回房间关好门。激动又小心翼翼取出信纸打开,粉色的一页淡淡的清香蔓延开来,看着整齐的字迹,想象王萌写信时认真的样子可爱又端庄。
但内容却平淡无奇,“听姐姐说你是个为人正直的男生,但似乎不喜欢说话,所以希望先这样熟悉一下云云”。
即便如此,胡也异常高兴,自己喜欢的女孩竟然这么周到和主动。反复看了几遍,直到妈妈叫吃饭才小心藏好了信纸。
第二天胡斌专程跑到礼品店找到这种信纸,反复琢磨回复了一封,“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是形容对王萌的第一印象,然后看着折痕叠了好几次才成枫叶状,忐忑的送到王萌手中,回到教室一边想象看他信时的王萌一边傻笑。
渐渐地,两个人像个笔友,像个快递员,又像小情侣一样写的信越来越多,一周一封,像完成一份重要的答卷般认真,可越是这样越在见面时说的话却寥寥无几,好像心里话只能写却难以启齿。
天气越来越热,同学们组织了爬山,回程的小巴车上人塞得满满当当,交流便慢慢增多了,偶尔还会斗几句嘴,开开玩笑。
那时候刚刚兴起qq,回来时王萌站在炎热的校门口假装趾高气扬的对胡斌说,我给你说一遍我的号,你能记住就加我吧,傲娇的神态又略带羞涩,胡斌的心潮像热浪一样澎湃。那一遍,胡斌便记住了十几年,以及那个夏天王萌的神情,都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六
05年他们读高二,胡斌觉得自己太瘦,将来怎么保护王萌,逐渐对体育训练感兴趣。晚自习课间两个人在操场散步,胡斌郑重的说,“我想训练走特长生,这样才有把握考上本科,你有什么建议吗?”
“挺好啊,我支持你,只要你喜欢就行。”王萌道。
受到鼓舞的胡斌回家和父母说了想法,关于考学父母当然都表示尊重,但真实目的只有胡斌自己清楚,于是便开始了自己漫长的运动生涯,这大概是胡斌未来十几年坚持最久的一件事。
在学校除了上课吃饭,几乎其他时间都要训练。在清晨,在黄昏,下雨在室内爬楼梯,下雪在雪地里奔跑,冬天训练完每个人头上冒着热气,夏天的训练衣从干到湿再到干,,,严寒酷暑,春秋更替,训练队里的人来来往往,胡斌知道自己选择的路就不能轻易放弃,尽管辛苦,却始终坚持。
冬天的时候王萌第一次送了一条自己织的白色围巾给胡斌,胡斌开心坏了,生怕弄脏一直不舍得戴,没事在家悄悄欣赏,然后和信都藏起来。
有次闹矛盾,胡斌生气的把围巾还给王萌,王萌也在气头,二话不说用剪刀剪了就扔垃圾桶了。胡斌心疼的不行,后来和解,又死皮赖脸给王萌要,“哪怕剪坏的我也要!”。
高三时县城里转来一个漂亮的女同学,分到了王萌的班里,没多久竟主动给胡斌写情书,胡加了qq却没有回应,后来王萌知道了阴阳怪气的质问胡,胡知道她在吃醋,心里却乐开了花。
青春的胡斌因为王萌渐渐变得外向甚至放肆,敢在课堂大喊,敢在自习扰的同学不得安宁,像是穿上金甲圣衣的悟空敢大闹天宫。完全没有初识的内敛,但在王萌跟前,又变得小心翼翼,无所适从。
胡斌在校园广播站给王萌点周杰伦的《七里香》,帮他通宵写作文,全校停电了去她教室点蜡烛陪她晚自习,天黑骑自行车送她回家,过年叫队友去她家帮助打扫卫生,胡斌心里已经确定了,王萌就是未来的媳妇。
但是他们没有牵过手,就连一句表白也没有,他们就是永远差那一步。或许是因为学业,或许是不够勇敢,又或许别的什么,说不清道不明。
七
很快就到了高三体育考试,由于进队晚底子弱,结果失之交臂。
王萌也没有考好,两人互相安慰,双双选择去县城补习,不在一所高中,却只有一墙之隔。各自忙碌的训练学习,但偶尔还能一起吃饭,只是很难天天见到了。
08年地震,得知她们都在操场待着,胡斌赶紧跑过去看,一直聊到晚上,仲夏的夜繁星点点,王萌说她喜欢哈尔滨,喜欢那里的雪,如果有机会想报考那边的大学。然后聊以后聊愿望,却始终聊不到他们自己。
造化弄人,第二年的结果胡斌依然名落孙山,王萌的成绩只能报考省会西安的一所三本院校。
成绩出来王萌录取了,胡说,“我还要补习,明年在西安等我”。王萌没有说什么,只是短短的“加油!我相信你。”。”
那年的冬天大雪纷飞,王萌从西安打来电话说,天气冷照顾好自己,胡说“你也一样,,,记得等我”。
但他似乎感觉到了差的这步越来越大。甚至想到自己的选择是否拖累了王萌,因为这次补习虽然像去年一样信心十足,但他不确定是否能成功。
八
体育训练依然枯燥无味,训练队里的红渐渐和他走得很近。
红是班花,虽然训练但骨子里的安静和漂亮有目共睹,胡斌闲聊时提过很多次王萌,让红感觉到了胡斌的痴情,从开始的欣赏慢慢尝试走进。
此时的胡斌除了繁重的学习训练,偶尔也苦中作乐的开开玩笑,却也使安静的红捧腹,这让胡斌也对她渐生好感。
这种感觉和王萌截然不同,在红面前更真实更自然,没有任何无所适从。一个是天上的明月遥不可及,一个是身旁的润物细无声。
他忽然意识到王萌应该自由,况且没有跨出那一步表白,走出那一步勇敢。他想到了放弃,不能再让王萌等一个不确定的自己。红的真实和体贴逐渐融化了胡斌,他不是心有旁骛,更多的是不想辜负。
年少的情愫总是笼罩着一份悲凉的戏码。
胡斌和王萌的渐渐疏远了,寒假王萌从西安来到县城找胡斌,寒暄客气,再次道别,像个普通朋友。
胡斌知道,从再次开始补习,自己就好像一直在追逐,王萌似乎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只有放弃才能让彼此都轻松愉快。他把自己满满一盒信都还给了王萌。。。
九
09年秋天,胡斌终于如愿以偿的考到了西安心仪的大学,可是红的成绩只够去陕南,相隔秦岭。
又要天各一方,分别让胡斌忽然意识到,补习从到考上大学,对红的关心似乎一直不够,这一点点隔阂似乎都有王萌的影子,或者说,他没办法完完全全去喜欢红。直到别离才发现亏欠红的太多,后悔为何当初都没有做好。
开学后胡斌联系红越来越多,仿佛要去弥补,可是天不随人愿, 到寒假红便决绝的提出了分手。
或许是红意识到,胡斌努力的方向不只是大城市,而是那里的人,她和胡斌隔着的并非秦岭,而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王萌。
她的成全,如同当初胡斌对王萌的放弃,剧情轮回。
人生第一次失恋的感觉席卷了胡斌。这种痛苦前所未有,胡斌几个月都浑浑噩噩。
十
鹏是胡斌和王萌的高中同学,和胡斌一起考进西安同一个大学也同在一个宿舍,当初和王萌关系也不错。看见胡的状态低迷,就联系王萌来学校玩,虽然相隔并非很远,却也碍于隔阂,但渐渐地让胡斌和王萌有了更多沟通,胡斌也从阴影里走了出来。
10年的夏天,胡斌说,去你们学校玩你接待吗?王萌欣然答应。王萌带着胡斌走遍了她生活了一年多的学校,篮球场,林荫道,食堂,还有学校旁边的景区。那天太阳异常毒辣,只穿了一件背心的胡肩膀晒得通红,但还是开心的让王萌给他拍照。。
玩了整整一天,虽然心有不舍还是要回校,胡斌坐上回程的大巴,自然的挥手道别,一幕幕场景渐渐后退、远去,像是完成心愿一样,看到王萌生活的很好就放心了。
关于承诺,只字不提,两个人都倔强的像个孩子。但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次见面,是爱情给他们的最后一次机会。
他们在qq里偶尔还会留个言,互动一下,然后又是长久的沉寂,生活像一潭死水。
临近暑假,鹏又给王萌留言说“你还来不来,我们再半个月就离开了新校区了”。王萌还是没有出现,只是偶尔和他们寒暄几句,语气却像个多年的哥们。
11年,胡斌晚上兼职白天上课,王萌也应对着考试,各自忙碌,联系逐渐减少,只有过年回家时的简单问候,却也没有再见。
12年,王萌毕业去银行实习就更忙了,后来听说她回到了小县城工作,也是从别人口中得知,他们的沟通几乎中断了。而胡斌还没有毕业就在西安实习了。
十一
13年5月胡斌还有两个月大学毕业,他是在宿舍里玩手机时突然看到王萌结婚的照片,瞬间被击中。那红色的婚车上新郎是一个陌生的面孔,停在他去过无数次的门口,他甚至有幻想过,自己哪天可以在这个地方,轰轰烈烈的迎娶那个魂牵梦绕的人。。。
胡斌的脑海快速的闪现着曾经的画面,从初次相见的悸动到渐渐陌生,有过欢喜有过别扭,他好像一直在追逐着等待一个机会,想象自己哪天可以踩着七彩祥云来正式表白,牵手,甚至求婚,,,可能,这个机会给过他无数次,却一次都没有把握住。
心,忽然啪的一下,被重重击碎在地,这次,确定差的那一步是永远也追不上了。可能在午夜梦回时心会狠狠地痛一下,然后还要假装安然无恙。
鹏好像看出了端倪,拿过手机,调侃道“这也太不地道了,结婚也不通知一声,怕喝她酒吗?”,胡斌也笑着附和,“确实不地道,可能嫌弃咱们是穷学生吧。”
胡斌牵强的自我安慰着,不想让鹏看出自己的难受。或许,这才是最好的结果,才真的放下了,会有轻松,但那种多年习惯的牵挂一时间却无处安放,只能调侃。
但他心里清楚,这个女孩曾在自己的青春岁月里有多么的重要,他有想法时给与的支持,他迷茫时给予的鼓励,他开心或者不开心时的倾听,以及在自己几年训练和补习的黑暗岁月里给予的精神支持和动力,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哪怕忽远忽近,若即若离。从幼稚到成熟,从初中到大学再到毕业,从懵懂到真爱再到隔阂,像挚友,像情侣,再像哥们,只是,不能像夫妻了。
曾经那个给过自己无限力量和勇气的人,那个让自己强大的刀枪不入的人,在自己的青春里,最终什么都没有留下,她的围巾,她的信件,以及她给与自己的铠甲,统统都弄丢了。。。当初瘦弱的自己如今终于强壮起来,却永远不再被需要了。。。
十二
14年5月,胡斌也结婚了,定居在了西安,新娘是工作认识一年多的佳,16年佳生了个大胖小子,胡斌爱到不行,像千万个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的奋斗小家庭一样,偶尔也会拌嘴吵架,家常理短,生活平淡。 。。
十年前王萌在西安等胡斌,十年后,胡斌留在了西安,王萌却回到了县城。兜兜转转,胡斌曾经一心向往的大城市如当初红所想,似乎就是因为一个人,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他向前,到目的地后又悄悄撤去,他曾经的勇气源于一个人,也止于一个人。
像一场冗长的梦,胡斌终于渐渐苏醒。视频那头的人已退去少女的精灵古怪,这一刻婉约温凉,她跨越的千山万水,都希望安好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