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是一种思考方式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像找到了知音一样。自己每日思考已久,总想要找到一些道理来对自己的思考形成一些规律。
定义是一种思考方式,就是自己思考一个输入启发点。之所以每天会有料去思考,很大程度上就是根据今天想不清楚的概念,事情作为输入,并展开思考:
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自己是不是真正理解,是不是有误解。带着这个问题然后就去展开思考,寻找这其中的道理,进而形成自己践行的新准则。
我一直认为问题比答案重要。
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概念,我们常常都是经过历史“听别人说”过来的。尤其是大量的概念都是听妈妈说的,而妈妈又是听妈妈的妈妈说的。
我们就是在这妈妈定义中,建立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生存能力,然而这个世界的生存环境毕竟是变化的,在这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原来的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们生存的认知。
然后我们每个人都提出:要让自己活明白,而这里的明白其实就是要对生存规律搞清楚,而真正要搞清楚这个明白,其实就是对生存概念进行的一次新定义。
基于自己对生存的理解,去尝试重构这些在生存中高频使用的概念。
在这思考过程中,自己认为印象最深刻一个概念,就是“赚钱”。
原来自己对于赚钱这个概念的理解,就是工作赚钱,只要去工作就可以赚钱。但并没有真正用心思考过:赚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直到创业后,自己做产品经理的时候,开始面对着资源,需求,组织这些概念的时候,就促使着自己需要重新思考“赚钱”这个词的概念:
通过自己在产品和客户反复的连接沟通协作后,漫漫对此有了自己的理解:
赚钱其实不是赚钱,而是换钱。
有了这个定义,接下来就可以更清晰的再深挖下去:换什么,用什么换。
其实就是通过你去解决对方问题的能力来换取对方解决问题预算的过程。
有了这个理解一切就会豁然开朗:
钱的收益是建立在解决对方问题的基础上完成的。
我们单次换钱的多少,就是对方人群和问题的质量,换到的钱越多,说明对方的问题更值钱,你的方法更有效。
基于这个定义,每当赚不到的钱的时候,我就不再怪外界的不识货,不理解,而更是从自身出发:
自己要解决的对方问题是否真刚需,自己是不是没有让对方认为你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
并因此进行复盘,真正思考自己是不是在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并展开优化自己换钱的环节:去洞察更合适的人去交换价值,去刻意的寻找场景去练习自己的连接表现能力,这才是让自己赚到更多钱的有效方法。
我们都说生存是一种修行,用在今天定义就是一种思考的主题来说,我们的修行就是对与我生存概念的不断重构来完成自我进化。
自从思考以来自己定义了很多自己生存的概念:沟通,学习,思考,价值,多元财富,自律,本能,模型,运动……这对自己面对生存的认知有了很大帮助。也许自己的理解还不够,之后还是会重构,但:
这定义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考方式,不破不立,重新定义的过程就是自我进化的过程。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