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没有水泥路,也不见柏油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小伙伴们嬉戏追逐打闹时,摔倒是最常见的。
“妈妈,我刚刚不小心又摔了一跤!”
“啊~!怎么那么不小心?裤子摔破了没有?”
“裤子没破,就是膝盖蹭破了点皮。”
“裤子没破就好!膝盖破皮了没关系,很快就能长出新皮来了。”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父母亲不怕孩子摔倒时破皮流血,最担心的是那条刚刚穿上没几天的新裤子被摔破了。
膝盖蹭破皮甚至是流血了,擦点一瓶两毛钱的碘酒,甚至涂点更为廉价的红药水,都能很快就愈合了。要是新裤子破了,那就得花上大把的银子再做上一条新裤子。
没有父母亲愿意看见自家的孩子像个小乞丐一样穿着条破洞裤跑进跑出的。而带着补丁的裤子则会让其他小朋友笑话,一是被嫌弃太笨整天摔倒;二是被认为家里太穷只能穿着带补丁的裤子。
虽然大家的日子也不见得富裕。但也已告别了祖辈和父辈们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苦日子了。
家里兄弟姐妹多的,弟弟妹妹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是常有的事。破衣服大部分会被当成抹布或是脚垫布。偶尔也会将一些旧而不破的衣服送给经济更为拮据的远房农村亲戚。
上初二那年,我穿上了姐姐的一条旧牛仔裤。那条牛仔她只穿了一年。那时姐姐正处于疯狂长个的黄金岁月。而我对她那条时髦的牛仔早已垂涎三尺。
不知情的哥哥以为我会因为总得穿姐姐旧衣服而失落,特别跑来安慰我:“牛仔裤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旧意,洗得花白的牛仔裤是最漂亮的!”
我才不去理会哥哥那一番哄我开心的鬼话呢。姐姐的这条牛仔裤分明还有八成新。我穿上它特别合身。抑制不住内心激动的我,在那一面黯淡的半身镜前来回踱着步,仔细端详镜中酷酷的自己。这可是我第一次穿牛仔裤,比起之前那些土得掉渣的土布裤,它显得洋气十足。
半个月后,我穿着那条心爱的牛仔裤,迈着沉重的步伐,哭丧着脸从学校回家。
放学走得太急,起身时,大腿被书桌的铁钉勾住了,我可怜的牛仔裤在大腿处破了一个洞。我恨死了那带着铁框夹着铁钉的木质书桌。
任何问题都难不倒我那神一样的父亲。他一边安慰我说,他会锦上添花让我的牛仔裤变得更漂亮,一边找出了家里的针线盒。
在部队生活过的父亲,有一手令人艳羡的针线活儿。他从衣柜里翻出一小块崭新的,带着松鼠卡通图案的灯芯尼布料,用剪刀剪下两个小小的正方形。我不解,追问,我的裤子明明只被勾坏了一个洞。父亲笑而不语。
直到父亲把那条补好的牛仔裤递到我面前时,我被惊艳到了。那两块灯芯尼,一块缝在破洞的地方,另一块缝在与破洞距离大约七八公分的右下方。两只可爱的小松鼠一上一下,翘着红色大尾巴,啃着松果。原本单调的牛仔裤因为这两个精灵,变得活泼起来。父亲的针线活儿又是如此细腻平整,整条裤子看起来没有半点违和感。
过了两天,当我穿着那条带着补丁的牛仔裤到学校时,不少同学都跑来看热闹,以为我又买了一条新裤子。大家都夸好看,羡慕我有一个心灵手巧的老爸。
过了不久,补丁牛仔裤开始流行起来。看着周围同学都赶时髦穿着带补丁的牛仔裤时,我没有盲目跟风,内心始终认为,我那无所不能的老爸才是补丁牛仔裤的鼻祖。
令我不曾想到的是,哥哥的那句“牛仔裤的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旧意”也一语成谶。又过了段时间,洗白牛仔裤,也开始流行了。大家似乎并不介意它的旧意。
最叫我更难以想象的是,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在衣食无忧的年代里,在全民奔往小康生活的道路上,破洞牛仔裤忽然风靡起来。从小洞到大洞,从膝盖到大腿。
我们在生活条件不好时,害怕穿旧裤破裤,在生活水平提高时,我们流行穿旧裤破裤。这是时尚的怪圈,还是人心的强大?如今,坑坑洼洼的土路不见了,到处都是平整的水泥路和柏油路,父母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打闹时会摔倒蹭破皮了,或许这也成为破洞裤流行的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