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了一条微博热搜视频。视频中的博主是个年轻小伙,他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位母亲的故事。其中母亲教育孩子的行为引发众多网友的声讨。网友们在评论区留言:“光是听到都感觉到窒息”“好担心这位小朋友的心理健康”“像隔着屏幕被掐着脖子”......
博主是一位英语课外辅导班的助教。有一天,一位妈妈带着她2岁半的宝宝来报英语辅导班,博主跟她解释说孩子太小了,等大一点来上。这位妈妈不听,执意报了名,然后和孩子一起来上体验课。
上课的时候,家长全部坐后排,孩子坐前排,外教在台上讲课。老师教的是一些很简单的单词,像“dog、cat、tiger”这样的。但是这个孩子不会读,他很紧张,外教一直很有耐心地教他。
最后这个家长忍不住了,她在后面呐喊:“你读呀你读呀!“cat”有什么不会读的?你不要浪费妈妈的钱!”
外教震惊到了。他说“what?”博主赶紧走到那位妈妈旁边,跟她说:“你不要太着急了,给孩子一点时间,家长在后面配合就好了。”
结果那位妈妈两眼一翻,说:“让你管?我的孩子我爱说什么说什么!”博主被这位家长窒息到了,他说当时他感觉喉咙被手掐住了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后来,那位外教慢慢引导,孩子好不容易要读出“cat”的时候,他妈妈跟疯了一般,直接冲到孩子旁边,吼道:“你跟着老师读呀,cat、cat、cat。”在场的所有人都被吓到了。
这时博主马上走到她旁边,对她说:“麻烦您配合一下,如果实在不行您可以先出去一下。”结果这位妈妈说:“我要你管?走开。”然后她对孩子说:“要么你现在读出来,如果你不读的话,妈妈现在就出去,你一个人呆在这个地方。”说完就直接出去了。
然后孩子就开始爆哭,同时大声喊着:“妈妈、妈妈。”过来一会,这位妈妈又回来了,她继续冲孩子说:“你到底读不读?读不读?”
孩子一直在哭,一个连中文都说不全的孩子,实在是读不出来。孩子嘴里喊着“妈妈”,一边伸手要去抱他妈妈。他妈妈直接就甩开孩子的手,不让他报。然后说:“你去读妈妈才报你。”
最后,这位妈妈抱着孩子坐在孩子的座位上,老师读一声“cat”,妈妈读一声“cat”,孩子跟着读一声“cat”。
最后到了亲子互动这个环节,所有的孩子都很开心,因为可以玩了。结果轮到这个孩子上场的时候,他妈妈不上去。说他书都不知道读,就知道玩游戏。这个孩子本来很有兴趣,也很开心,但看到妈妈不愿上去,这个孩子不知所措地站在台上,现场的气氛非常地尴尬。
后来外教用英语说了一句:“谁愿意上来当他的妈妈?”博主赶紧跑上去,跟孩子玩起了游戏。
孩子玩得很开心,虽然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不愿上来跟他玩,但有玩总是快乐的。
这位妈妈一直在台下看着,一脸无语的表情。最后结束的时候,这位妈妈责怪老师没教好,没有让她的孩子开口说英语。
讲到这里,博主并没有结束,原来他也是有故事的人。只听他问大家:“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激动吗?因为我小时候我妈妈也是这样对我的。那个时候学拼音,我就是不会。然后我妈妈直接冲到阳台,她要跳下去。然后我就跪在地上,哭喊着‘妈妈、妈妈,你不要跳。’那种恐慌,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就是觉得自己太蠢了,因为不会读书,导致妈妈要跳楼了。”
“这还不止一件这样的事。”博主继续说道:“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妈妈把我送到另一个班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人家还在上课,我因为不会写拼音r,妈妈当全班同学的面就说我蠢,同学们都在笑话我,我那个时候就觉得自己好可怜啊。我就越来越不敢学,不想学,因为我怕我一学就被骂。”
最后博主呼吁家长,既然生了小孩,就多一点耐心吧。
其实,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当愿望成了一种执念,就难免会影响自己的心态,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慢养孩子,一是允许孩子按自己的规律成长,而是家长心态上的松弛。一个有育儿焦虑的家长,无法养出自信、乐观向上的孩子。慢养孩子,做一个情绪平和的家长,是孩子一生幸福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