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健身训练,尤其是肌肉围度增长训练,怎么练才能效果好还不累,一定是大家最关心的。
训练方法有很多,比如咱上周刚说过的【德国壮汉10*10训练法】
比如挖了坑还没填的【5*5训练法】……
不过最经典、最常见的,莫过于传统训练法、金字塔训练法、超级组训练法这几类。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最常见的围度增长训练法,到底哪家强!
1/这四种训练法,有啥区别?
既然要比较不同训练法的特点,就得先搞明白这些训练法,分别是怎么练的:
传统训练法 : 也就是最经典的韦德体系训练法,固定次数组数,一般采用60%-80%1RM负荷,每个动作3-5组,每次4-8个动作;
金字塔训练法: 训练时,训练负荷随组数变化,一开始先采用中大负荷(80%1RM),随着组数增加,降低训练负荷,增加每组次数(60%1RM);
超级组:两个动作为一组,动作不间歇连着练,两组超级组之间可间歇;
另外,超级组根据选择的两个动作不一样,又可以分为【复合超级组】和【拮抗肌超级组】:
复合超级组: 选择针对相同肌群的两个动作为一组,比如深蹲和腿屈伸;
拮抗肌超级组: 选择针对拮抗肌的两个动作为一组,比如腿屈伸(股四头肌)和腿弯举(股二头肌)为一组。
拮抗肌:
当A肌群做向心收缩的时候,B肌群做相应的离心收缩,B肌群就算是A肌群的拮抗肌;
比如胸背互为拮抗肌;肱二肱三互为拮抗肌;股二股四互为拮抗肌等。
拿练腿来说,如果用这四种训练方式分别来练腿,大致可以安排成下面这样↓
2/超级组,更高效?更轻松?
知道了这四种训练方式这么玩,再来看这四种训练方式的具体效果对比:
相关研究:
科学家找了17个身体健康、有一定训练经验(>2年)的年轻男性,让他们在四周时间里,每周训练一次,四周分别进行四种不同的训练方式①。
具体训练内容如下↓
*总训练量一致(240次重复次数);组间间歇一致(90秒);训练节奏一致(2秒向心+2秒离心)。
然后在每种训练法结束后,测量了被试者体内的乳酸浓度,以及主观运动感觉等指标:
>>>四种训练法,乳酸浓度对比:
可以看到:四种不同训练法,超级组训练法相比传统组和金字塔组都有更显著的乳酸堆积!
其中拮抗肌超级组的乳酸堆积程度最高(12.4±2.5mmol·L-1);复合超级组次之(12.1±2.6mmol·L-1),
也就是说,拮抗肌和复合超级组,在总训练量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更好的促进乳酸堆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促进肌肉围度增长
>>>四种训练法,主观运动感觉对比:
主观运动感觉:
拮抗肌超级组>复合超级组>传统组>金字塔组
从被试者的主观运动感觉来看:超级组相比传统组和金字塔组,主观运动评分也更高,运动体验更轻松!
其中拮抗肌超级组,相比传统组和金字塔组的运动体验更好;复合超级组,只比金字塔组有更好的运动体验。
>>>四种训练法,训练力竭程度对比:
另外,考虑到被试者被要求,在做这四种训练方式的时候,都必须达到相同的总训练量(240次重复);
所以在训练到力竭,无法独立完成规定训练量时,研究人员还会给被试者以协助:
可以看到:传统组和拮抗肌超级组,相比金字塔和复合超级组,完成规定训练量,需要更多协助次数。
也就是说,传统组和拮抗肌超级组,训练中目标集群募集程度更高,更容易到力竭。
所以,从乳酸浓度、力竭程度、主观运动体验这三者综合来看:
拮抗肌超级组,相比其它三种训练法,训练效果更好、运动体验也更好!
3/拮抗超级组,更多热量消耗!
在其他研究中,也有数据表明,总训练量相同的拮抗肌超级组和传统训练法,拮抗肌超级组,运动过程中消耗的热量更多,运动后的血乳酸浓度和EPOC也更高②!
那拮抗肌超级组,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训练效果呢?
这可能和拮抗肌超级组,目标肌群可以受到持续刺激,持续激活有关。
举个例子,同样都是胸背锻炼:
传统训练法:练完胸后再练背,训练全程,胸背并不是持续有效地被刺激,是先后被刺激到的;
而拮抗肌超级组:练完胸马上来一组背,考虑到胸背是拮抗肌,练胸的时候胸做向心收缩,练背的时候胸还做离心收缩,全程高效刺激募集,自然训练效果更好!
总结一下:拮抗肌超级组这种训练方式,可以让目标机群全程都得到有效刺激,是最紧张最高效的训练方式,训练密度更高、单位时间效果更大,训练效果更好!
最后,给大家一个世界上肌肉最完美的人——拉扎尔的胸背超级组,更多其他部位的拮抗肌超级组,之后也会陆续介绍给大家哟~
参考文献:
①Solana, R. S. (2016). Comparison of acute responses to four different hypertrophy-oriented resistance training methodologies. 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Movement, págs. 109-121.
②Kelleher, A. R., Hackney, K. J., Fairchild, T. J., Keslacy, S., & Ploutzsnyder, L. L. (2010). The metabolic costs of reciprocal supersets vs. traditional resistance exercise in young recreationally active adults.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4(4), 1043-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