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闺蜜讨论到社会工作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家里待久了,会越来越懒散?为什么退休后的老人不会觉得这种休闲生活无趣?因为我们不够老吗?难道非要60岁以后才能静静享受这种生活?
我以为我会一直享受在家中看看书,弹弹琴,与世无争,无欲无求的日子。事实上只是比平常人喜欢的长度长一点儿而已。比如一般人这样待一个月足够,我可以待上半年,也许可以再长一点,一年。闺蜜说,她在家待上一个月,就会变成自己都无法忍受的懒散废人,只需要一套家居服,几箱速食面就可度日,慢慢失去意志力。我虽然活动丰富,但也感觉到,与社会疏远后,生命活力会慢慢减弱。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一份工作和人交流。我需要一份工作,不仅仅可以赚取酬劳,还可以使得生活丰富多彩。这是多年的惯性使然吗?
如果没有工作,我怎么与人保持连接,又怎么有新鲜的生命活力激发出来?为什么仅仅有家人的链接还不够?保姆纵火案里面,有人分析,照顾3个孩子的妈妈其实很孤独,而保姆便成为她深度链接的人,这种毫无警觉的信赖是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孤独会让人失去基本的自我保护本能吗?闺蜜说,话题内容只有老公孩子的女人让人害怕,不想成为那个样子。
虽然各种禅说,内观法则要求我们向内看,生命的力量由内部产生。但是我为什么还依赖一份工作带给我的规律生活,生命活力,甚至,精心装扮的动力也由此产生?因为我是俗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