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货篇第十七」15
【原文】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
孔子说:“卑鄙无耻之徒怎么可以从政?没得到时,想要得到;既已得到,又怕失去。若怕失去,便会无所不为(而至于无耻)!”
【注释】
“鄙夫”,此处指卑鄙无耻之徒。通常是指人品鄙陋、见识浅薄之人,亦可从。
“可与”,此处意即“可以”。“与”在《康熙字典》中有“许、从、以、用”的释义,可以支持这种解释。也有注解将“与”释为“和……一起”,今不从。
“事君”,此处指从政。
“也与”,亦作“ 也欤
”。语气助词,表疑问或感叹。此处表疑问。
“患得之”,意即想要得到。有注解认为应是“患不得之”,亦可从。“患”,忧也;“之”,泛指一切非道之物,如名利地位等。
“无所不至”,即无所不为,意指无耻。
【评析】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参见《善读「论语」14.2》)。从政者若恋栈禄位而不志于行道,那就不配从政;又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参见《善读「论语」15.32》)。从政为政应当行仁道于世,要“仁以为己任”。如果患得患失,就是志于“得”而非“志于道”,那就不配为士君子,不配从政为政。
子贡曾问孔子:怎样才够资格作一个从政者?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参见《善读「论语」13.20》)。就是说,“行己有耻”乃是从政最基本的条件。所谓“有耻”,就是有所不为,不能“无所不至”。当然,对于儒家而言,为与不为的标准乃是仁义。合于仁义,即所当为;不合仁义,即不当为;知不当为而不为,即为“有耻”。若志于“得”而“苟患失之”,则必为利欲所牵而“无所不至”,“无所不至”则无耻,无耻则没有资格从政。
子贡接着问:“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回答说:“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彼等德薄才疏之辈,哪有资格从政?虽远隔数千年,孔子竟如亲见。这当然不是孔子身怀“异能”,而是理之必然。盐碱地或可偶现绿色,但寸草不生才是常态。没有“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体制,“鄙夫”“事君”、“斗筲之人”从政,又有何奇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