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本周我们还是分为两组进行分享,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弟兄姊妹的情况,我们依据现场的速记照录如下:
当你有了正面情绪时会做什么?
陈念申弟兄:有了正面情绪时会满足一下自己的文艺爱好,比如看看电影、看看书,或者一边听音乐一边在风景区骑行等。也会跟他人进行分享。
王松弟兄:是个比较超脱、“大隐隐于市”的人。有了正面情绪时会戴着耳机,散散步,或者打羽毛球及向别人分享。但不去打扰别人,也不参与别人的圈子,喜欢独立在自己的世界里去看外界,喜欢体验那种安定的感觉。
胡凤明姊妹:形容她可以是“静如处子,动若脱兔”,也是个很好相处的人。每当有了正面情绪都喜欢与朋友或家人去沟通、分享,一起侃大山。若某一天不工作了,会邀两三个朋友去一个人不怎么多的地方游玩、喝茶聊天。其他时候则不喜欢见人。
王琛姊妹:很有爱,每当有了正面情绪都会跟身边人分享自己的喜乐,主动去关怀那些状态不怎么好的人,总结出自己处于喜乐状态的经验并进行分享。在关怀他人当中,获得的回馈也能让自己得到正面感受,让爱在流动当中循环,让自己有个更加正面的状态。
张勇弟兄:生活很有条理性。开心时邀家人一起去餐饮店聚餐,或者去超市买衣服,去消遣一下(看看综艺节目或电视剧)。内心叫满足时看看书,读圣经,唱赞美诗。也会跟很久不联系的亲友联系或问候,感觉踏实时会去做家务。把一些需要缝缝补补的衣服搜集在一起拿到外面去缝补。总之做一些让自己开心或给自己未来生活带来益处的事。
黄燕姊妹:自称原本是个多愁善感,不容易喜乐的人。但近些年靠着s的力量有了改观。感到高兴时喜欢跟主内肢体分享,感到满足时自己做些美食。在读经,祷告,听讲道时,正面兴趣就多一些。总之与s建立关系时会喜乐。另外,她平时还喜欢弹琴。
黄康弟兄:原本是个情绪较压抑的人,但认识s了之后,通过持续的聚会、读经、祷告,再加上来自崔老师的辅导等,改观很大。他一直在学习情绪管理课程,一直在不断了解自己的情绪,不断提高自己。开心时会用文字写下来,常常回顾。会在聚会时敞开自己去分享。与神交通,提升自己状况。一直在改变自己,多看书,坚持编辑公众号。不断发现自己内心的问题,努力改变。
肖姊妹:有正面情绪时,做该做的事情(与他人联系,读经祷告等)更有力量。每当这时她都想要主动联系别人,想要主动去参加活动,想要主动进行分享等。总之是个很喜乐的人。
秦燕姊妹:一向是个内心比较丰富而动静相宜的人。会内心比较平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户外运动(爬山,跑步,游泳),去咖啡馆,看看书,去美术馆或博物馆等没什么压力的地方参观。她还会在网上搜些教程尝试做些自己爱吃的菜来犒劳自己、参加聚会、跟主内肢体或好朋友在一起,去路边摄影等,享受那种慢慢做一件事的状态。
朱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情况:跟王琛、肖姊妹比较相似,有了正面情绪都喜欢跟人交通、分享。自认为是个爱好单调的人,唯一的爱好就是跟人沟通,在天路侣程跟人沟通时很享受这个过程,并乐此不疲。是个很有爱、很有同理心的人。
你的正面情绪来源于什么?
朱老师:来自上帝带来的喜乐的心。她还建议我们都应以耶和华为乐,依靠s,保持一颗圣灵所赐的喜乐的心。她还是个一切交托给上帝的人。举例:她曾一度为小区被封而抓狂,但通过交托,这样的局面很快被上帝所翻转。
陈念申弟兄:来自s的福音,聚会时会很喜乐。也来自生活中一切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事,像工作上的业绩、家人或朋友喜乐的瞬间等。
胡凤明姊妹:自称在得着福音前很容易焦虑。但认识s之后,大体上开始喜乐,总之圣灵是她正面情绪的主要来源。但她有时候也会焦虑,比如工作压力大时,此时就会睡觉恢复体力。在情绪调控上,会读经,祷告,与s亲近,这是她最根本的原则。她还会去骑行,去人少的湖边或者公园散散步等,去掉内心的杂念。还会靠禁食悔改恢复灵性。
黄康弟兄:过去负面情绪很多,很少与人交流。但认识s之后,也大体上开始喜乐,学会了感恩。所以圣灵也是他正面情绪的主要来源。疫情以来很多人被焦虑所包围,但他反而心情平静,非常感恩。每次遇到情绪冲突时他都会设法缓解。比如听婚姻课程或心理课程,听音乐等等。通过学习、调整和经历,靠着s的恩典,努力在社会当中成长和改变。另外,他会把自己的一切遭遇用文字记录下来,时时回顾。他不太喜欢线上聚会这种形式。
秦燕:正面情绪的根源在信仰。负面情绪来源很多,主要来自外界压力。因为外界的人大部分没信仰,比较唯利是图。所以她常常拿s的话安慰自己。
以上是一组分享的情况。
二组分享也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大家也分享自己在正面情绪喜欢做的事,接下来是讨论崔老师提出的问题:喜乐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目标吗?
小雷哥:高兴时候表情外露,会去找朋友,买好吃的,喜欢户外阳光,草地,并弹唱一下;对工作没有压力感,即使加班也没关系,可以因着他人的分享而开心。平常也可以因着做有价值的小事就很快乐,很享受这样的过程。他认为,拥有一颗富足的心很重要,喜乐是追求更高目标时附带的果子,是有盼望时的生命状态。
王昭:有正面情绪时首先是感恩上帝,会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最近对看电视有了新的感受,觉得思想里面的有些情节对自己职场也有所启发,从中也可观察别人的性格。尽量去爱,行公义、好怜悯,当她迎来一位同住的同事并乐意分享自己的衣柜给对方时,她觉得是一种开心的事。她承认平常工作压力的原因,加上对自己的期待,开心的时间不多,希望通过大家的分享给自己一些启迪。
张悦:高兴的时候会打打篮球,出去钓鱼,邀请朋友吃饭,并常常回想欠了谁一顿饭这样的事情。
何争:高兴时会笑、买吃的犒劳一下自己,平常一个人会比较压抑,孤独的时候比较忧愁,但看到小孩子,比如小外甥时就很开心。(在讨论的最后,他似乎被大家有关喜乐的分享触动了)
吴云飞:认为开心确实与年龄有关,小时候容易满足,会向父母分享成功的喜悦,遇到一首好歌时也很开心,也会和朋友交流玩游戏的心得和交换新消息,比如关注世界杯。最近与父母分享的时间比较少,他认为把喜悦面对面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比在线上分享要好。他认为,只有在主里才能找到持久的、满足的喜乐。
叶三秀:小时候一颗糖都会让自己开心好久,长大后,特别是上高中以后,学业压力大让快乐慢慢消失,因此以前也容易忧愁。但现在的自己快乐比较多,因为自己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开心的时候就唱赞美诗,即使居家隔离期间也有喜乐。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信仰改变的,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选择开心过?“避免精神内耗,即使遇到问题也要笑着面对”。喜乐与快乐有区别:前者是因为对未来有盼望、是追求上帝的生命表现,而后者只是暂时的,易逝的情绪。
谢萍:以前自以为虔诚时遭遇失业也很痛苦,也曾失眠过,现在感觉工作轻松多了,她认为现在的自信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上帝在她心里给她安全感,因此喜乐是一种自然状态,而不是刻意地追求。同时,她认为自己目前的状态,与她坚持聚会,参加团契,有一起守望祷告的姊妹的陪伴分不开。
吴情隆:高兴时喜欢聊天、唱诗、出去散步、与朋友分享,和同事聚聚,都是乐事。他说:上帝要我们常常喜乐,因此,不喜乐意味着灵里出了问题,不满足就没有喜乐,当我们与神的关系和好了,喜乐是自然而然的。
崔老师:疫情之下,大家都非常压抑,容易暴怒,但看到大家不约而同地回顾小时候的开心时刻,他指出:我们小时候的简单快乐,其实并不是我们刻意追求的目标,而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如何让我们的情绪保持一种正面的状态?他说把一天分为三等份:睡眠、工作和休闲(家庭、独处),如果有一份喜欢的工作,这肯定是加分项,其次就是预备进入一个和谐有爱的婚姻(家庭)中,目前单身的状态,是学会享受独处,寻找有益的兴趣爱好。
最后,还是把朱老师的劝勉送给大家:喜乐的来源是“以耶和华为乐”,不看环境,定睛在主。这也是我在大家分享时所看到的,当大家在谈论信仰时,有盼望、有期待,有敞开,好像变了一个人,因此,要想喜乐,就向上寻求吧!
整理:陈念申、尚弟兄
【作品系原创,转载请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