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华杉详解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一贯坦然自在,小人总是忧心忡忡。
最近流行的说法,这是一个打劫的时代、转型的时代。事实上,这主要是一个焦虑的时代。这两个词,都是焦虑的词。打劫的时代,我们去打劫谁啊?别人来打劫我怎么办啊?大家都相互打劫,劫什么啊?转型的时代,砸门往哪儿转啊?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心不安的时代、心不定的时代。孔子这句话,就说焦虑问题,安心问题,定心问题。
君子做事,一是循环而行,做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没什么好纠结的。二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安于自己眼下所处的地位,守住自己的职责。三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怨天,不尤人,有问题在自己身上找。
所以君子总是坦坦荡荡,如王阳明所说:“我心光明。”心中光明,则照亮一切,事事分明。陆九渊说:“我无事时,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一旦到那有事时,我便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素位而行,可不是不进步,在这个位他行。到下一个位,他自然就会,一样能行。因为只有在这个位行了,才有下一个位给你!
德鲁克说过:“战略不是研究我们未来做什么,而是研究我们今天做什么才有未来。”我们就是操心明天怎么办太多了,今天的事儿没好好干。心中有什么私,又多欲,驰骋竞取于名利,耿耿于怀计得失,所以总在焦虑忧惧,老担心咱今天这事儿,以后怕是不行!下一个风口在哪?要去找!
咱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呢?恐怕还是小人的时候多。
问题在哪?六个字:心不安,不安心!
那个著名的禅宗故事,二祖慧可去找达摩祖师。达摩问:“你找我作甚?”他说:“我心不安。”达摩说:“把你的心拿来,我给你安!”慧可觅心不可得,找不到自己心在哪,他一下子就顿悟了,安心了。
我不是禅,体会不到慧可怎么就顿悟安心了,当初我读了这故事,也没把心安下来。但后来我仔细修了儒,学会儒家怎么安心,就安心了。儒家的安心坦荡,首先还要从《大学》说起,止定静安虑得,“知止”,是止于至善。“有定”,志有定向。这样方向感清晰,知道自己要去哪儿。边界感都有了,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他有什么不安心呢?就能静下心来,安下来,虑事周全而有所得,素位而行,坦荡中道,不疾不徐,日日不断,积跬步以至千里。
志向和使命感,是坦荡安心的根本。君子为使命驱使,小人为功名驱动。我们每天新闻媒体上讨论的,都是功名利益,很少有讲使命的。使命都当鸡汤喝着养神,不是在血液里。而我们焦虑,主要都是因为没使命、没志向!上小学老师就要我们立志,但到了三十岁问你的志向是什么,很多人答不上来。只想着要成功,要发财,要超过别人!就纠结今天这样做,能成功吗?能发财吗?能超过某某某吗?这问题可是谁也回答不了,能不焦虑忧惧嘛!
所以儒家又强调不为外物所移,不跟别人比。不要看别人跑风口上了,就纠结我怎么没赶上,下一个我别再错过了。因为你要的是“成功”,不是使命,所以你老想给自己换使命,换任务,换跑道,那老换跑道,能成功吗?
人们老想做不寻常的事,却不懂得,不寻常的事不是找来的,而是在寻常的事上,付出不寻常的努力而得来的。
你不要心中戚戚老想去找未来的灵感,当你坦坦荡荡扎扎实实做好每一天每一件事,灵感会从对面走来。
不要攀比,是安心坦荡的另一剂良药。攀比必生嫉妒,嫉妒是最恶的情绪。攀比必走歪路,因为你的思维会被你的攀比对象带走,不能聚焦于自己的目标。攀比是可怜可笑的,为什么说可怜可笑呢?因为你也没有跟比尔·盖茨比,都是自己画个范围跟自己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比,这不是自己逗自己玩吗?攀比是无止境的,因为你比完这个比那个,你永远比不到世界第一,一辈子都在纠结嫉妒。
只有向自己的内心,问自己的使命,我心光明,一切自足,坦坦荡荡。
最后一条:使命带来无我!因为使命是为社会,为他人,稻盛和夫讲的利他。一心在使命上,就不去纠结自己了,无我了,无我一身轻。
把这个“无我”证悟到,知行合一,你就真得解放了,我心光明,君子坦荡荡!
这篇写得有些长,而且我知道也远远不足以让人安心。人怎能不关心呢?别人来打劫我怎么办呢?
再补充两条:
一、德鲁克说,关于未来,只有两条是我可以确定的:“第一,未来是不可知的;第二,肯定和我们预测不一样。”对照一下你自己,你今天的状况,十年二十年前你预测得到吗?所以操心未来,并没有什么用。不如踏实现在。
有人会说,你看诺基亚、柯达。我愿意用中欧上课时一位法国教授的回答:“C 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总有人会失败,我们最终都将以失败结束。
二、关于打劫的问题。看看你自己今天拥有的,是打劫打来的,还是粒粒皆幸苦血汗钱换来的?凭什么相信明天血汗就不值钱了,明天咱就能出去打劫呢?
想太多,则小人常戚戚。
刘澔觉
看到题目的时候就非常的开心,因为内心与此有所连接了。老师说的太透彻了,好几个角度帮你解读,用心良苦。好好照做,修行,把自己的心定下来。
坦坦荡荡,浩瀚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