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枚「80后」老网虫就是作者我啦。那时候,把上网冲浪的人叫做网虫,就像一个虫子在一张巨大的网上爬呀爬,很形象吧。
我们那时候高中,是没条件上网的,在最喜欢的电脑课,只有单机给你玩。即使是单机,见惯黑黑DOS界面的我们,第一次看到window98“华丽”的彩色界面,也是非常兴奋的。
想一想,现在的孩子可真是幸福哇。
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应该是高考后的那个暑假。高考之后,受到的管束顿时就松懈了,几个好友相约到街上玩。先是去游戏厅玩街机,然后有个兄弟终于提出去网吧尝尝鲜。
九十年代末,街上的网吧还不多,我们「爬山涉水,翻山越岭」,终于找到一家。大家都难掩脸上的兴奋,几个人合开了一台电脑。
这可是一台连上了互联网的电脑呀,大伙摩拳擦掌,想着在网上尽情冲浪一番。但是我们看着电脑桌面上那密密麻麻的图标,一时不知该点哪个。
难道连通了互联网的机器不应该表现得不一样吗?这电脑除了桌面图标比学校机房里的多一点,其他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呀。
最后还是有个兄弟见多识广一些,找到了浏览器的图标,跳出了一个网页窗口。我记得是搜狐的首页。很简陋的一个画面,大多都是文字。我们看了一会儿,就觉得索然无味。说好的精彩纷呈的网络世界呢?
感觉受到欺骗的我们找来了网吧老板,问他怎么上网一点不好玩儿。老板反问我们:「有号吗?」
什么号?难道说上网必须要一个号才能上?我们一下自卑的不行,就像做丑事被当众揭发的孩子。老板看我们都不说话,就说,那我借一个号给你们玩吧。
说完,老板熟练地在电脑上登录了一个OICQ号码!!!
原来!如此!
(黑人问号脸.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