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钱和教育,我们一般很快地会反应出“教育投资”,一个孩子长大要花多少钱,等等。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钱作为货币能为家庭买到什么样的教育资源,今天我们聊聊另个问题:钱作为手段在家庭教育中有什么功能?
提出这个问题基于:除了与直接的货物或者服务相关,金钱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还和另外两个概念紧密联系--爱与责任。
“肯给你花钱的人不一定爱你,但不给你花钱的人一定不爱你。” 不管这话对不对,单从它的普及程度我们就可以注意到:在很多人心目中,这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物资匮乏时期,家里的钱更多花给谁一般都意味着那个人更被重视。现在也会有来访者说“什么时候要钱买东西都没利索给过,他们拿什么证明爱我!”
任何一个人的存在都离不开钱,所以,成年人为自己和子女赚足够的钱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就象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前提一样,经济上承担责任是负责的重要方面。与之相关的,有没有啃老,家庭收入的管理,这些生活细节也能很好地体现出一个人的边界意识。
因为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钱从来都不只是钱,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如何利用金钱的这些特点完善家庭教育。
首先,一定不要让舍得花钱成为向孩子示爱的唯一方式。
在我看来,让子女保持中等的消费水平这是家长们无论如何也要努力做到的,这之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用心”而不是“用钱”。
看过一些访谈视频里,里面的小学生说愿意花钱买爸妈陪自己,这很能说明问题:在基本需求满足后,情感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在总也得不到情感给予的情况下,才逐渐转向对金钱和奢侈品的喜好的。
同时一些家长也确实拿钱当武器,试图回避与孩子一起面对成长的困难。比如,他不高兴了,领去超市买点东西,开心就好;和同学闹矛盾了,给买两件漂亮衣服,穿得好点儿更容易受欢迎。这些作法实际上很偷懒,通过一点点钱暂时解决问题,看起来便捷,实际上错过了了解和教育孩子的大好时机。
如果放下这种投机取巧的想法,示爱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专心陪他们玩儿,尝试理解孩子们在意但大人很不屑的新事物,允许一段自由时光……这些都和钱无关,却可能成为最美好的记忆里,让父母孩子都更有幸福感。
其次,力争让花钱成为培养孩子自律的同步训练。
自律的意思是自我约束,约束肯定没有放任那么轻松。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会自觉地这样做呢?因为自律后的好体验。这些和说教关系不大,更多是从不断体会和实践中来。形成自律能力至少要有几个因素:一定的自由度,明确的要求,决策和不断调整。这些都包括在孩子们的消费过程里。
可以花钱,买想要的东西,重要的是还不用家长陪,能自己拿主意,这显然是个让人开心的事情。而钱是有一定数量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额度内满足自己就是个需要开动脑筋好好规划的事情了。正常情况下,孩子们经过调整,都能够完成这个成长游戏。前提是家长要有原则,同时作法灵活。
有人会说,拿着钱就算计着怎么花,不耽误学习时间吗?肯定耽误。但是,这种能在某个框框内既不违规又满足自己的能力却是学习生活中必须有的。
比如,有一天他住校了,不习惯。一种情况就是使劲儿勉强自己,最后崩溃了,相反的,不适应就离开,反正我搞不定。这时候我们期待的中间状态实际上就可以在刚才规定额度内花钱的经历中培养出来。
不管微信支付宝,还是现金信用卡,每天我们都要和钱打交道。那么,用点心吧,让这个生活必须物也成为家庭教育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