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堂日更第6天]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也是刚接触写作不久,他说:“写作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啊,特别是我们新手,找不到规律,摸不到头脑,不知道哪天才能像那些大咖一样,把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我也是小白一枚,实在没有更好的建议给他,只能告诉他:“多写多练啊,老师说只要坚持写就会有收获。”其实我也知道,这个道理谁都懂。我们更想要的是前辈们实实在在的经验!
昨天刚好发现一本好书:《写作者说:他们如何写好故事》,迫不及待的看完了。我似乎受到了些启发,和大家一起分享。
通过这本书,我觉得以下几个习惯可以让我们把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1. 写作时远离容易打扰到你的事物
很多作家写作的时候都喜欢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不愿意被打扰。
《少年巴比伦》的作者路内就说:“写作时要保持安静,不过听点音乐也无妨。有时候我的丈母娘和钟点工在房间外面说话,我习惯了也就还好。再大的声音,如果我能听不见就没问题,再小的声音,如果我听见了,那就烦了。”
媒体人郭玉洁更是如此。她因为害怕被不良的网络信息打扰,特地在家附近租了个小房子写作。一个很小的房子,关键是没有网络。她说:“我必须在那里才能写东西,一个礼拜去三四天,通常是下午,其他时间还是要上网,毕竟在新媒体工作。”
2. 提前做好规划
提前做好规划会让你的写作事半功倍。知名特稿记者何瑫每写一篇稿子前,都会提前做好写稿的规划。把一篇稿子拆成几天的任务量,每天写多少字都事先规划好,逼迫自己一定要完成,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习惯。
为了必免重复查找资料的麻烦,他还专门买了一个大显示器用来写作。这样在电脑上开很多窗口的时候,就可以把资料并排放在一起,便于查找,提高了写作效率。
另外,每天的时间他也是提前规划好的:他每天早上7点半起床,9点开始写。每天要写6到8小时,会事先规划好。多数时候在家写,很少在移动的环境里写稿。多年来一直如此。
3. “简练”语言
很多作者为了凑数字或者某些原因,会把文章写得很长,其实这样是不好的。现在的人时间都很宝贵,他们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事情上。阅读文章也一样,语言和情节拖沓,会让的读者的阅读欲望大打折扣。
媒体人鲸书就很有个性,她说:我的写作习惯是要求文本尽量精简,然后删改所有的废字。比如说,“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句话我肯定是不会写的。别人用过的常用表达我也很不喜欢。
4. 不拖延
“平民上海”作家钱佳楠是一个典型的双子座。
她有一个写做习惯就是基本上她写的东西要一口气写完。所以她写作有时候会熬夜,很伤身体。如果写稍微长一点的中篇,她就几天大概连续只睡两三个小时把它写完,写完了才能够去睡觉,不然睡不着。
《人物》杂志的记者张卓也说:“我从来不拖稿,除非是我真的出事了。”
行业内的大咖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写作习惯。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做到了以上四点,你基本能顺利的完成一篇稿子。
当我们养成的好习惯越来越多,我们离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也就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