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许多女学生都主动将长发剪短,甚至干脆剪成男性短发。红卫兵在大街上可以随时随地剪女孩子的辫子。有的女生剪成男孩子头型,再穿件旧军装,使人分不清是男是女。红卫兵也随意到人家家里去抄那些所谓“封资修”的东西。一些带有封资修味道的人名,也被勒令或自觉地改掉。都改成国庆、革命、忠东、学军、学青、卫东等革命的名字。
当年8月1日至12日,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在8月5日发表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18日,又在天安门接见百万红卫兵,并提出了“破四旧”(即所谓旧思想、旧文化、 旧风俗、旧习惯)的号召。随之而起的是汹涌澎湃的红卫兵运动。 这一不计成本的运动不知道归根结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既然是文化大革命,就要革掉那些属于封资修的文化,这样子就把红卫兵的注意力都吸引到社会上去了。于是长头发、漂亮的衣服,除了选集之外的所有中外书籍,甚至文物,都成为红卫兵破除的对象。
开学了,宋之成和苏永君、邓亚生、邓亚茜上学校报到。到学校一看,学校走廊教室贴的都是大字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细一看揭批起本校的“资产阶级白专路线”来了,把矛头指向了学校领导乃至部分教师。宋之成哥几个无所事事,不知道从哪下手,就是看热闹,也不想昧着良心,干坏事。
全国范围的红卫兵大串联已经很长时间了,接见红卫兵已经接见好几次了,本学校的高年级已经走了好几批了。这时全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停课了,很多工厂也停产了。宋之成和苏永君、邓亚生、邓亚茜也合计着,准备到全国各地去串联。而吴勇、蔡孝芳、刘登勋、陈雅琴几个同学留校闹革命挺长时间了,也准备出去搞大串联,与各地的红卫兵、青年相互学习和交流搞文化大革命的经验。两伙人准备一起出去。
宋之成早就想出去串联了,而不是串联闹革命,而是看好了这次红卫兵大串联,不用花自己一分钱,吃住行都不花钱,趁此机会想到全国各地玩一玩,看一看,见世面长见识。免费旅游,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回家宋之成和妈妈说:“妈妈!现在同学们都出去串联了,我也想和同学出去一起串联,坐车、吃饭、住宿都不用花钱,多好的机会呀,到全国各地看一看,过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以后长大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走出呢。”妈妈说:“我也同意,这是个好机会,但是你一点钱没有你敢出去吗?”宋之成低头寻思寻思,说:“不敢出去。”
宋之成家很穷,一家八口人,就父亲一个人上班养家,入不敷出,哪有钱给你出去玩呀。虽然说坐车、住宿、吃饭都不花钱,一点钱没有还真不敢出去。万一出点什么事怎么办,不都说穷家富路吗。其他同学都准备好了,就差宋之成一个人了,真是急人呀。母亲也跟着着急。最后母亲硬着头皮和后趟房一号刘大娘家借了十六元钱(后来回来一分钱没花,那时不知道花钱),踏上了串联之路。那时的十六元钱是个什么概念,父亲一个月工资七十元钱养一家八口,十六元钱相当一个月两口人的生活费,母亲认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子女们的需要。
车厢里挤满了红卫兵,车厢过道、两座之间全是站着的红卫兵,脚都没处放,甚至有的一只脚站在车内,挨肩擦背,不谙世事顽皮好动的孩子们,突发奇想,钻进座位底下,坐在行李架上。上厕所都过不去,只能从人头上爬过去,觉得好玩。一站就是一天、两天,没有感觉。夜晚在车厢昏暗灯光映衬下,互不相识的男女同学们你挨着我,我靠着她;你趴在我肩上,我趴在她背上,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趴在异性的怀里睡着了,真累真乏呀。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憧憬着外面的世界,这是个多么好的机会呀。最小的十二三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岁。
在连续八次接见红卫兵之后,全国局势已经陷入极度混乱,无政府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几千万名中学生、大学生,甚至一些小学生,只要拿块红布条往胳膊上一戴,就是“红卫兵”、“红小兵”,就能免费乘坐火车、汽车,就能到全国各地去串联,各地党政机关要像贵宾一样招待这些红卫兵们。
他们名为革命的大串联,实则到处去冲击党政首脑机关,很快就把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给闹瘫痪了。那时每列火车都严重超员,挤得水泄不通,凳子底下、行李架上,甚至厕所里都挤满红卫兵。男生顾不了那么多,随时随地找个角落就方便了,女红卫兵们可就惨了,一些人憋不住尿尿到裤裆的有,憋晕过去的也有。由于铁路不能畅通,全国几亿人民的吃饭、穿衣都成了大问题。
车轮滚滚,一往直前。火车路过山海关时,在山海关站多停了几分钟。宋之成这些人兴致勃勃的下了火车,在月台上就能看见三海关城楼。三海关城墙上建有两层长方形歇山式楼阁,城墙大门洞上方,写着《三海关》三个大字。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多么有名的一座关卡啊!古老的山海关城楼耸立在长城之上,雄视外夷,可惜也没挡住外夷的入侵。登上城楼二楼,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北望,遥见角山长城的雄姿;南边的大海也朦胧可见。天下第一关城楼南北,还有靖边楼、牧营楼和临闾楼等建筑。漫步在万里长城之上,会使你感受到我们祖先的伟大和炎黄子孙的非凡智慧,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自古以来有多少故事在这里发生!不说远的说近的,小日本九一八侵略中国,在关外建立了一个伪满洲国,让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当了一个傀儡皇帝,就是以山海关为界;明朝末期吴三桂镇守山海关,由于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打到北京,实行抢掠,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大将刘宗敏掳去。吴三桂本来想投降李自成,一气之下,冲冠一怒为红颜,直接引清军入关,攻击李自成的大军。李自成惨败,退回了北京城。致使大明江山落入清军之手;最早秦始皇修筑了长城,为防御外部戎狄势力侵扰,外部戎狄没有进来,却被内部起义军打垮,多么滑稽的讽刺啊!孟姜女哭长城是一段民间的悲惨故事。
山海关有太多、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山海关就是一部华夏五千年兴衰史。历史的车轮碾过了跌宕起伏、兴衰荣辱山海关的悠久历史,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更加辉煌文明的北京城。
宋之成他们串联到北京,安排住在北京郊区一所学校里,老多红卫兵了。第二天想去看天安门,没想到当天晚上通知,明天主席要接见红卫兵,大家兴奋的一宿都没睡好觉。天没亮,解放军同志就把宋之成他们都叫起来了,到食堂吃完饭,在学校操场排队、分组,当时还指定宋之成为一队小队长。每人发给两个面包一根香肠一瓶汽水,一顿丰盛的午餐。
解放牌嘎嘎新的敞篷大汽车,从那头排到那头,看不着头看不着尾。同学们都上了汽车,挤挤插插每车都是满满的。天蒙蒙亮汽车排着长队缓缓地行进,鸦雀无声。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程,天已经大亮了,远远地看见了天安门城楼,隐隐约约望见天安门城楼上有人影。这时汽车的速度快了起来,汽车也拉开了距离,不一会就到了天安门城楼前,望见了主席和中央领导们都站在城楼上。主席满面红光,穿着崭新的绿军装左臂戴着红卫兵袖标,右手举着军帽向红卫兵们招手。站在宋之成身边的邓亚茜眼睛尖,一眼就看见了主席那高大熟悉的身影,立刻尖叫起来:“你们看毛主席!毛主席!毛主席在向我们挥手!”这一下子炸开了锅,整个车队顿时欢腾起来了,帽子手套围脖满天飞“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喊声响彻云霄,哭声惊天动地,激动的热泪宛如泉涌。
这是毛泽东11月11日的第七次检阅红卫兵,领袖不再坐车,而是由红卫兵坐车。60多万红卫兵分乘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多辆卡车,通过了天安门。车队长达30多里地。车队全部过完以后,30万群众又涌向天安门,然后毛泽东又乘车检阅了天安门广场上的150万红卫兵。这次接见红卫兵,使宋之成永生难忘。后来成为宋之成的一生资本,时不时的就炫耀一番:“你亲眼见过毛主席吗?毛主席接见过我,我亲眼看见过毛主席。”
这60多万红卫兵分乘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多辆卡车,通过了天安门。车队长达30多里地。车队全部过完以后,30万群众又涌向天安门,然后毛泽东又乘车检阅了天安门广场上的150万红卫兵。加在一起有240多万人,赶上一场大的战役了,这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吃饭、住宿、坐车从全国各地汇聚到北京,动用了全社会的力量,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北京、上海、杭州,从懂事时就向往这些地方。当时什么都不懂,就想去北京看一看天安门、上海大世界、哈哈镜、杭州西湖逛一逛。一开始坐车、住宿还要学校介绍信,后来“进一步开放”什么也不要了,到火车站见着车就上,随便坐。真是“放开了”。那段时间宋之成和同学们是真高兴啊!真是到了“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