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6日,我们踏入大不列颠这片土地,开始了我们一年的留英生活。坦白说,虽然第一次出远门,但我们准备的并不充分,只能算是两只小白的跌跌撞撞之行。从今天起,打算陆续记录生活的点滴,也许不那么有逻辑,也许只是一笔流水账,不过也算为自己从懵懂到精通的生活留一份回忆吧。
简单介绍下我们的情况,爱人高校教师,申请了伦敦某高校一年的博后经历,本人C9高校在读博士一枚。因爱人3月份开始工作,所以本人暂时没有走csc或其他资助途径,而是以T2-dependant的身份一起过来。爱人从申请scholarship到visa,也是一路摸石头过河,好在有导师和爱心人士帮助,后续有时间会对这一艰辛的过程进行描述。我这位陪读人士,主要负责行前其他准备,现在看来有点失败,要准备的比预期要多很多,只能走到哪算哪啦。
经过近20小时(不含登机及中转时间)的飞行,终于来到这个曾经号称日不落的帝国。飞机停稳后还在机舱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窗外的飞舞的雪花。腐国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迎接了远方的我们。
这里想谈一下多哈中转的小插曲。为保证能在上午到达目的地,我们选择了卡塔尔途径多哈的航班。国内0度及伦敦零下的天气,让我们不得不全副武装(也为了减轻行李重量),可到达多哈室外却是20多度的天气,身边来往的游客也多数短袖出行。因前半程航班延误,本来就只有一小时紧张转乘时间的我们更面临与时间赛跑的问题。下飞机那一刻,我们没有考虑改签,甚至还抱着飞机会等我们的侥幸心理一路小跑。穿着厚厚外套外加雪地靴的我在20多度的天气里奔跑于偌大的哈马德机场,那种狼狈与尴尬可想而知。待我们到达后,飞机早已飞走,连工作人员都锁门喝茶去了。我现在还很佩服那时冷静的我径直走向了总服务台,跟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他们给我们换成了另外最近时间的航班。在老公还未走出耳鸣的干扰下我已经把问题解决了。足够的休息等待时间让我们缓了一口气,甚至还能在机场休息区连个Wi-Fi发个朋友圈。
言归正传,下飞机后我们就跟随指引一路来到了出境的地方。这之前我们先填写了一份表格,大概就是一些个人过来的信息。出境时,交给专门的工作人员,同时他们会问我们一些比如过来做什么、在国内工作情况的问题。由于填表耽误了我们很多时间,到我们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了。长途飞行耳鸣困扰和蹩脚的英文让我们在跟工作人员交流的过程略显尴尬,录指纹的时候人家都直接说起了大拇指和食指,不过一切似乎也都还顺利。等我们去取行李后发现寥寥无几的行李里我们的在那安静的躺着了,一点不用花时间去盼行李。出关的通道竟然是空旷的,没有人问我们任何问题。连行李都没人检查,我们就这样被忽略了。
希思罗机场很大,好在我们航站楼出口就是地铁站。因为没有做什么攻略,只记得看过伦敦交通都用Oyster Card,出了海关,我们径直走向了服务台,一人要了一张卡,20磅一张,据说里面15块,卡5磅押金可退。等我们真的去了地铁口的时候,才被告知那张卡是不能退的,真正可以退的是在地铁入口自助机上买的蓝卡,我们的那个属于visit card,类似给游客用的,属于纪念卡。当时瞬间有种来就上当了的感觉。其实后来想想也还好,两张卡功能一致,我们的卡要漂亮些,就当纪念好啦,谁让不做攻略的,花钱买个教训留个纪念啦。
希思罗机场离我们要去的市中心zone1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地铁车程也有四十多分钟吧,沿途风景还不错,感觉有些乡村又有种说不出的历史厚重感在里面。因是下午两点多,地铁上人并不多,地铁上第一次认真打量了英国人,每个人都在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旁边一对夫妇看样子也是旅行归来,带着行李箱,脸上也是一副倦意,相互依偎着没有讲话,对面坐着一个小帅哥,正在认真的看着书做着笔记,也会时不时的转着笔,偶尔把笔咬在嘴里,露出一副思考的样子,那一刻真的好帅,让我这个老阿姨忍不住犯了下花痴。过了一会儿,一位年轻妈妈带了俩娃上来,一男一女刚好坐在我旁边,两个小朋友的眼睛好漂亮,看到我还羞涩的笑一笑,真是可爱极了,期间还不停的跟他们的妈妈各种交流着,小孩子讲起来英文也很好听。我们的手机早没了信号,虽是地铁,车子也时常会在地上跑,让我们可以欣赏沿途的风光。地铁上有当天的报纸,安静的车厢里翻一翻报纸了解一下当天的情况也不错,只是我们好像还处于某种兴奋中,没有看下去的心情。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下了车,突然发现伦敦的地铁还是有些绕,因手机没信号我们还是花了不少时间研究线路和出口。地铁里风很大,感觉一个个通道像一个个出风口。地铁感觉也是很有年代感的,没有电梯,我们不得不分批搬运行李,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如果只身一人来到异国他乡,真的会吃好多苦,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一定藏着各种鲜味人知的心酸,还好我们有彼此的陪伴。
出了地铁口,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可我们依旧不知道路在何方,伦敦的路口不是十字,更谈不上东西南北了,感觉更像个星号。还好鼻子底下就是路,在询问了周围人一番后,我们找到了方向。走了一半,正在迟疑时,一位散步的大爷主动走上来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得知我们的目的地后他热心给了解答。那一刻感觉好暖,顿时对英国佬肃然起敬,机场那种被骗的感觉早已烟消云散。
按指引我们来到了预定的私人住宅,在迷茫哪间的时候又有人主动过来问是否需要帮助,我们很快找到了我们的房间。可惜房子在2楼(其实是3楼,一楼是ground floor),四个箱子又要搬3层,那一刻就感觉到了身边有个男票的重要性。
搬好行李,来到了我们接下来为期一周的住所,按房东信息找到钥匙开门后,温馨的小屋缓解了我们的疲惫。房间里暖气十足,从进门的吊灯,那一刻就感觉到了温馨,有种回家的感觉。我们的房间靠路边,虽然有些 吵不时有火车路过,但能时不时看着穿过去的小火车也是一种别样的感觉。可接下来几天轰隆隆的火车声音就没有那种让人欣赏小火车穿梭而过的意境了。在这个小家,可以与主人共用厨房、洗手间,共用客厅,喜欢他家小资文艺的布置。
一到家,有了网立刻又与世界接轨了,跟家人尽快报了平安后,我们又不得不踏上领BRP的道路,查询好线路就立刻出发啦。依旧地铁,出地铁后,走在路上身边不时各色皮肤的人走过,竟然有着一些不真实和恐惧在里面,我握紧了老公的手大步的向前走。到达邮局,里面人不少还要排队,等到我们的时候,工作人员询问我们的住址和联系电话,因是临时地点并无联系方式,也许是蹩脚的英文,也许是还有好多人的缘故,邮局的哥哥竟然有些不耐烦,那一刻自己不知为啥竟然有种黄皮肤被鄙视的感觉,还好也算顺利领到材料。
返程我们还慢慢逛了下附近的小店,一个感觉就是东西忒贵了这日子要艰难了,印象中一个小小的便签本要几磅,另外一个感觉就是怎么不是面包就是pizza,这样的东西怎么吃?初到伦敦,除了被古老的建筑吸引,为热情的人们点赞,我们也被昂贵的物价和难以接受的饮食困住了,接下来的路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