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玩乐高,不知时日,无法控制自己。被批评后被动接纳对乐高玩具的管理规则。由此忽带来几点感悟:
一、不假于物。修身之道易于为外物所缚,难有寸进,但却无从辨别,如小儿之沉溺于乐高。故常需名师指点,方能脱于物患。
二、规则至上。在某个事物开始前,事先确定规则比在事中发现问题弥补要强。且需对事物运转可能产生的问题有一定前瞻性。
三、创造无价。在拼插的乐高世界虽对孩子创造性有一定发展,但是局限亦显而易见。忽理解学校强调不在孩子幼时玩乐高玩具的些许真意。在意志力培养的幼时,天然材质无塑形要求的,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由此想到在众筹的组织事业发展中,同样的问题亦是显见。首先,在众筹事业体中类似于寻找资源状态不同的个体,拼接形成一个具象的事业体。然在拼接之前,需有对拼接的目的,整体的状态有深刻的领悟,方可能成就,而不掉入为筹而筹的困境。次之,众筹的规则需在开始前设定清晰,以免在行动中产生问题,带来组织个体的巨大伤害。再者,众筹事业需参与者共同投入创造,方能成就事业发展蓝图。而这创造绝不仅是资源的拼缝对接。如杨众筹近日言:融合而非整合。不是你为我用或我为你用的等价交换,而是共同付出,同心浇灌的抚幼成长。
在乐高世界中,拼插者或为组织事业体发起人或首席运营官,为每个资源安排恰当的位置,发挥合适的作用。隐在其后的或为每个乐高世界的设计者,他们从具象的事物分解到每一片细微的存在,亦需化整为零的宏观视角和精妙设计思维。每个组织事业发展背后都需有组织发展的设计大师。于众筹,首席架构师或为此一角色。
故若要在乐高世界徜徉,需心力、智力、物力的协同。在组织事业体发展中亦是如此。不假于物,不役于情,方能置身事间,脱于事外,成于嬉笑腾达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