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最想母亲(发表2019年2月3日京江晚报)

每年的年三十晚上,我都会头晕。

母亲离开了,之后我每年年三十晚上,都会看天空,想着母亲能踏月而来。

母亲在世时,每年的年三十,我是快乐的,有人疼着爱着。年三十晚上,母亲在哪儿,哪儿便是家。

时间都去哪儿了?母亲走时,没说一声,悄然而去。

谁有失母之痛,便能有我感受!

你在哪儿?母亲!我坐在电脑前。

年三十,许多人坐在电视机前,而我已习惯在电脑前,写着回忆你的文章。

我会一直写下去,母亲的爱将伴我一生。

母亲在世时,我就习惯了写文章。

看到我写作,母亲便会说:“好好写,将来会成为作家。”

只有母亲知道我心里的梦。

母亲在世时,我每天都写文章。这时,母亲会帮我倒一杯水。

家家忙过年时,母亲也一样,很晚了,还在一边忙着,一边偷瞄坐在桌前写着文章的我。

年三十晚上,母亲也一样忙着,不会有时间坐在那儿看电视。

“妈妈,你看会电视。”我会说。

“我是闲不住的人。”她会对我说,“好好写,妈妈不吵你!”

母亲在,我心静,可以静静地写着喜欢的文章。而有母亲暖心的爱,我的文字也有了爱。母亲在一边做着家务事,我在一边写着文章,一点也不会分心。

母亲是闲不住的人,不把事情做完,再累也不会休息的。然而,一年到头,她总有做不完的家务事。

那天晚上,母亲走了,亲戚们都说:“你母亲是累倒的。”

母亲离开了,我在风里站了很久。

母亲再也不会在年三十晚上一边做事,一边偷瞄写文章的我。

每当这时,我最想母亲。

不过,我会对着次日早晨升起的阳光微笑,告诉母亲:我在用暖暖的心拥抱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答:(1)心理健康的含义是; 1,没有心理障碍症状就是心理健康。 2,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就是心理健康。 3,适应...
    孤城栏角阅读 1,774评论 0 0
  • 现在的九零后九五后,大多数选择工作不再是为了糊口,而是从兴趣爱好出发,体验重于其他回报,继续工作的动力来自持续获得...
    曲同宁阅读 819评论 0 0
  • 尽管心里对这次抽调到乡镇开展精准识别入户贫困调查,多有非议,但无可否认,单就此次的工作过程而言,实是受益非浅! 之...
    龙小话阅读 1,404评论 0 0
  • 文|大寧 ——听樊登读书会《搞定》践行笔记 你是否渴望过这样一种状态:自己虽然整日事务缠身,却仍然能够头脑清醒、轻...
    徐玉寧阅读 3,14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