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听到一些词语,松弛感,松弛感的穿着,松弛感的心态,松弛感的活动。比如宽松、纯色的衣服,躺平,露营,逛公园。
我也做了不少这样的事情,可又常常想,我真的做到了松弛吗? 其实并没有,我依然做不到每天睁开眼睛睡到自然醒,也会常常做梦我的狗被人打, 我的物品被人偷走。。。AI告诉我,其实你的内心还是隐隐有很多的担心和焦虑。
于是昨天一整天像是被什么启发了似的,思考起来,怎样做到松弛,为什么我们不够松弛。
------原始状态
就是一个人的出厂设置, 这一点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从小被灌输的就是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获得更好的机会和更好的生活。这使得我常常无法松弛下来,处于一种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不够上进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心态,使得我在过去的近40年里,始终让自己被生活推着往前走,很少去关注自己内心的状态,是放松吗,快乐吗,担心吗,焦虑吗?
直到某一天突然觉醒,觉得真的是太亏待自己了。 我为什么要永远处于word 模式呢?小镇做题家常常被人嘲笑,觉得这波人不懂得享受生活, 永远太紧绷;可是对他们来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没有第二种选择,去逃离困乏、单调的生活;过一段桥一不小心落水也不会恰好有人路过救起他们。 于是常常战战兢兢、认真走每一步路。
在这样的走路姿态下,要保持松弛,应该是很难的吧。
------亲密关系
松弛,并不必然和富足和贫乏直接相关,还有一个因素是心灵的富足,即周围的亲密关系,是否能给你足够的安全感;让你不必担心做错了某一个决定就让自己遭到责骂、或者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因为总有人托举你。
就像出门不用担心手机每电,不用时刻紧张没带家门钥匙,因为身旁的人有手机、充电宝、钥匙。失业了,有人养你。 而这一点,并不是每个人必然都有的。
如果没一睁开眼,就是滚滚而来的账单;你一倒下,生活的秩序全部乱掉,那松弛感并不会因为你在山野露营、身穿松弛的服装而来。
----------现实实际与理想生活的差距
有时候我们常常看到在一些小县城的人,活得很知足、很开心。他们也许并不富裕,也没有远大前途,就像沙滩上晒太阳的懒汉, 他们很松弛。你也许想,他们这样如何担负得起高级的公寓,让孩子考入理想的大学,毕业后找到更好的工作。
这些东西,在他们的世界里并不存在,因为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城市里的高级公寓比如上他在城乡结合部的自家院子,小孩上学能成什么样全看他们自己的造化,至于找工作吗,以后说不定回去继承他的小卖部,或者装修生意就行,他的理想是让孩子早点结婚生对双胞胎。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松弛,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为自己塑造了一个不容易达到的目标;我们觉得我们属于哪一个阶层、应该过上哪一种标准的生活,于是所谓的中产标配、中产焦虑就会随之而来。
现实生活与自我设定的理想生活差距越大,我们的不足感、想要努力上进,就让我们越难以感到松弛。
----------周围的水温
人是群居的动物,也是容易受到周遭环境影响的乌合之众,我们周围的人,或我们自认为所属于群体的人的行为和判断,会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以及行为模式。
比如生活在所谓大厂的人很少能不996,投行精英觉得常常飞行在各个城市间、去海外度假是标配;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些,那就没有很合群。 于是就会感到焦虑,不足,无论怎样伪装松弛,其实内心的松弛也是伪装的。
当然,如果我周围的朋友都是一群周末去咖啡馆消磨时光,从不讨论炒房、炒股、职业成长,从不焦虑的人,那当然会增加我们变松弛的概率。
既然做不到松弛,那就不勉强吧。 至少我们有时间认真看看现在的自己,它是处于什么状态, 它在渴望什么,我们如何善待它,是接下来最应该做的事情。
等终于有一天,它感到松弛了,你总会知道的。
再会~
#松弛感 #小镇做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