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饮食偏好是从小养成的,和居住地有关,更和家里的做饭习惯和口味偏好有关。
往往东西好吃不好吃,不一定完全取决于食材是否美味,而是否习惯这种烹饪方法有关,就是说其实取决于是否自己的味蕾习惯了这种味道。甜豆腐脑还是咸豆腐脑哪个更好吃,和豆腐脑搭配糖还是搭配盐没有本质的联系,完全取决于你从小吃的是哪种口味。
我们常说老外特别喜欢中国的美食。这种说法可能只说对了一部分,他们也许在偶尔去饭馆吃顿中国饭时,会发现某道菜出乎他们的意料,很是美味。但是他们从小吃奶酪,汉堡包长大,其实更习惯这些食物的味道。偶尔一次的尝鲜,的确是不错。但如果制定日常的食谱,他们还是会选择早上从冰箱里掏出麦片,倒入牛奶,配上面包黄油花生酱,中午来个生菜加火鸡肉、奶酪的三明治,晚上煎牛排配红酒的饮食习惯。
有次我们招待一家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在吃了几天中餐后,这家的小朋友明确提出要去麦当劳吃汉堡包。对于我们也是,外国的红菜汤,意大利面,洋葱圈,热狗汉堡包都是不错的,但是那种偏甜、爱放黄油、配奶酪的做法,吃多了还是会反胃的。我们的中国胃还是喜欢咸鲜口味,热气腾腾的饭菜。
这种饮食偏好和基因关系、种族不大,一个在西方家庭里长大的亚裔孩子的饮食偏好和当地的其他孩子是一摸一样的,大概率不会喜欢天天吃米饭、饺子的。
并且这种天生养成的饮食习惯可能会保持终生,少有变化。很多移民海外的华裔老人最大梦想就是自己街区或楼下能有老家味道的早餐店,提供一碗热气腾腾,或咸或甜的豆腐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