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写写画画,最早应该是在高中时代。记得那时候,教语文的储老师要求我们每周要写一篇周记,定期上交给他批改,算是作文的一种练习。
其实,写作文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写议论文和说明文,更让人觉得难以下笔。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深有同感。我们是一个普通高中,但学业仍然繁重。我是学文科的,有背不完的政史地和英语,有写不完的文综试题和数学练习,还要抽时间来不停的考试,周考月考,小模拟大模拟,多不胜数。这时候,还要写周记练习作文,就觉得更加头痛。因为写作文和做习题不一样。习题一般都有标准答案,即使是政史地,只要背过了相关的章节,胡乱写一点沾边的东西都能得分。而作文,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即使有范文范例,也不可能照搬照抄,总得旧碗装新饭,照着模子套也得套个新故事。
所以,总是觉得很烦。那时候,接触到新诗,开始读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到戴望舒《雨巷》,读到舒婷的《致橡树》,读到了很多的新诗现代诗。写周记的时候,我要是没有素材,就写两首诗放上面,投机取巧。一般我也不是直接扔两首过去,而是,在前面洋洋洒洒写上一段。大概的意思是,知道储老师文学功底深厚,才华横溢,诗歌小说样样精通。而我初出茅庐,喜欢诗歌,想跟先生学习,学着写了两首,恳请老师批评指点云云。
头两次,储老师总是在发回来的周记本上点评一番。到后来,五次三番,储老师估计是觉得再这样下去也不是一个事,就给我点评说,小诗写的不错,无需修改。然后,他跟我说,高考作文虽然允许写诗,但诗歌的评分标准比较宽泛,不好定义,求高分的几率很小。你最好,还是写议论文的好。
我知道,其实老师的意思是,你不能周周拿小诗来糊弄我啊。我让你写周记,你天天弄两段分行文字算是怎么回事啊。
从此,我就没写过诗歌了,直到大学。当时,我也想写点小说的,只是真没时间,学业压力太大了。上大学以后,整个人一下子就松了,因为没有永远背不完的书,没有永远写不玩的作业。大把的空闲时间,我又开始写诗。当年的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很火爆,写的诗歌都发表在榕树下的各个社团里。因此,也认识了一大帮写诗的朋友,那时候我们都保存着赤子之心,以梦为马,对诗歌对文学对写作是真爱。有很多朋友至今仍然联系,也不曾放下写作。
大学里有许多的文学团体,也有各种征文比赛。我记得,我参加了两次征文比赛。当然,参加的组别不是诗歌,而是小说。现在想起来很可笑,当时,我固执的认为,我们学校没有一个诗人,没有一首像样的现代诗。所以,我不愿意将自己的诗歌给他们看。于是,我选择了小说。
很幸运,两次征文比赛,一次是校报组织,一次是校团委组织。两次我都拿了一等奖。校报的奖品是一个电炖煲,专门用来煲汤的。到现在还在老家放着,其实我不明白,怎么会想出来发一个电炖煲。那时候学校明令禁止,连电饭煲都不给用的。
校团委的奖品我已经不记得了,好像是100块钱现金加一个什么纪念品。说到现金奖品,当时无意在图书馆看到《江淮晨报》联合安徽省邮政局搞了一个写给父母的信这样类似主题的征文。于是,我记下地址,晚上在上自习的时候,用漂亮花信纸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改都没改就装信封投递出去了。当时,压根也没把这事当回事,过了就翻篇了。
直到下学期的某一天,生活委员给我送来一个大信封,拆开一看是《江淮晨报》征文的获奖证书,得了第一名。随后,邮局有给我寄过来一张汇款单,300元奖金。当时,收到汇款单的时候,确实小高兴了一下。不过,很遗憾的是,当时那封信我没有底稿,是直接写好就投递了。到最后,我也找不到原稿,不记得到底是写了些什么内容了。
至今想起来,仍然还是有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