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领悟到,浮躁的日子里,心态平和最重要。
上海某末流高校化工应届小硕一枚,近日为了毕业论文着急上火,工作尚无着落,看着同实验室的同学拿国奖的拿国奖,实习的实习,找工作的找工作,开始莫名心慌的一笔。
自怨自艾于自己的不幸,为什么自己被分到不好的课题,为什么实验室只有我一个人还没有文章,师兄妹们会怎么看我呢,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啊。
我开始变得敏感不想见人,逃避实验,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不敢去招聘会,整个人处于一种极度自卑脆弱的状态,心里不停的否定自己,曾经那个缺乏自信的小女孩又回来了。
我希望自己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大上海扎下根,活的很好,但是这个不好的结尾正在影响我另一个全新的开始,我开始意识到再这样下去我就完了。
有时候总是会被童年的自己捆绑,花费很多力气才将那个自卑的小女孩封印在体内,总是一不小心就被生活的惊涛骇浪打回原形,我也很绝望啊,但那就是原生态的我,想逃离却印刻在骨子里,避之不及。
我开始在书里寻找救赎。大概自卑是源于渴望的东西太多,却又没能力自给自足。
剖开社会因素影响,人生活在世上,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多的都是给别人看的东西,别人所谓的标配,并不见得自己就用的到。对外界关注少一些,或许就活得轻松坦然一些。
昨日地铁上,见到一个可爱的大叔。刚上车大叔老顽童一样雀跃着占到一个座位,一屁股做下去,而那个位置我正要坐,于是大叔不好意思的往一边挪出一个小空笑着说,你坐这,你瘦,胖的还坐不下呢。于是欣然坐下,一会大叔指指手机上的新闻对我说:看看,浙大博士跳河了,要是我的话还淹不死呢,我会游泳,说完狡黠一笑。我问:他为什么跳楼啊,大叔用手捂着嘴悄悄靠近我耳边说:“书读多了呗。要是我的话,即使成为一个乞丐我也能活下去。”
我不禁被大叔的乐观豁达所感染,开始陷入了反思。堂堂浙大博士,生活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何苦自我了结,不过为外物所累,而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由此,豁然开朗,平和的心态,或许才是应对生活一切魑魅魍魉的利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