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点什么,但不知道从何谈起。一是缺乏对文章日更的勇气与兴趣,二是身为技术人员肚子里没有技术干货,分享出来的东西恐怕也提不起大家兴趣。
思来想去,写是一定要写的,写什么呢?就写我自己吧,想把自己平庸的七八年有关码农的职业生涯以随笔的方式写下来。于我,为了若干年后给自己的思想转变留个念想;于大家,希望可以从我这平庸的故事中汲取教训。
在动笔之前,我也曾想过是不是可以编造传奇来点缀一下我的平凡之路,毕竟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才能在这时间碎片化的时代把读者瞬间吸引过来。后来一想,罢了,假的终究是假的,能打动人的故事莫过于“真实”二字。
故事总得有个名字,一开始想到了《平凡之路》,可我一没跨过山和大海,二没曾经拥有一切转眼又飘散云烟的起伏人生,平凡之路又何从谈起呢?接着又想到了“秃顶”二字,既有大龄码农的既视感,又映射了人到中年的落魄形象,然而我的头发依然茂盛,自觉这个名字不太妥当,抛去了所有的文艺气息,我甚至觉得《二蛋的码农生涯》最接地气。
罢了,折中一下,借鉴《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一名,姑且就叫《兄弟我在码农界的平庸史》吧,虽不言简意赅,至少达意了吧。
至于文章的序,我倒想找个互联网行业大咖把我预先写好的文案署个大名,奈何我也不认识什么社会名流,况且这个故事也可能没几个人愿意驻足欣赏,孤芳自赏的文章要“序”做甚呢?以后看的人多了,我再去死皮赖脸地求人作个序,估计也不是什么难事。
最后再强调一点,如果你是抱着学技术的心态来读文章的,那么可以就此打住了,因为我不打算在文章里提任何一个技术点,既怕误人子弟又怕偏离话题。在后续的章节中,我的话题永远顺着“我是如何走向平庸”这条主线往下走的。所以,与其说这本书是关于程序员如何避免平庸的案例说教,不如说它是借程序员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行“挂羊头卖狗肉”般的职业规划。
本书适合那些人呢?
第一,与我一样平庸的人。所谓人艰不拆,平庸的人看多了成功励志鸡汤只会愈加迷茫,我又何必此时此刻去宣传牛人飞黄腾达的壮举呢?或许只有平庸的人才能理解不甘于平庸的心情吧,仿佛天底下所有人都比你聪明,只有你一个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望着远方的灯塔,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状态严重打击自尊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而我想写的内容属于治愈系,让你看完后感觉自己并不是最平庸的。当然,我也不会为了制造落差刻意地贬低自己,只不过自己的故事的确平庸得无以复加,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讲,我是有足够经验和资格谈平庸的。
听我的故事,就当大家一起相互扶持走到尽头吧。
第二,程序生涯迷茫的码农们。对我来说,毕业三四年的时候就开始迷茫,其他同事也大抵如此,毕竟二十六七岁的年龄不仅面临结婚组建家庭的生活压力,还会遇到职业场上第一次晋升机会,晋升成功无疑会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扶摇直上,失败的话可能就和我一样了,而后者是大多数。
互联网界永远盛行“35岁的程序员没人要”这个行规,这句话害人不浅,却仍有人深信不疑并把它当成逃避学习的借口,在后续章节中我会重点分析这句话的错误之处,如果您不打算读下去了,请不要相信这句话,为什么我胆敢如此笃定?因为能进来读本文的你目前对代码仍然是最擅长的。
我希望大家读完我的故事后,能改变你的故事的后半章节,来一个V型反转,毕竟这个年龄段的码农们已经经不起折腾了,如今我已30,可26岁却仿佛在昨天。
第三,刚准备做码农的新人们。
如果能重来一次的话,我一定不会是这样,毕竟我的平庸经验告诉我这样做的结局顶多差强人意。若干年后我也时常在想,如果在我刚踏上程序征途的路上时,能有一位像我现在这样的前辈帮我避坑该有多好,可是,由于我性格内向,社交的狭窄让我认识不了牛人,连庸人都能幸免!
前面说的治愈还远远不够,能让大家走出平庸才是本文的核心。成功有两种方式,一是知其为而为之,而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之,我的治愈方式是后者,我也很想帮各位把码农晋升之路的坑全踩个遍,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我不敢保证避免我的路线就一定能走上人生巅峰,但至少让你少走几条错路。
按照出书惯例,此处应有免责声明。由于本人太平庸了,无论是讲故事能力还文笔功底,都不足以支撑我的故事流传于码农界。况且,近乎996的生活状态也无法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去粉饰辞藻,唯有每天下班乘地铁的时间,来抒发我心里忏悔和救赎,所以大家也担待担待,遇到错误之处可在文章底下留言。
最后再加上版权声明吧: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媒体转载。
好了,准备上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