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但窗外却是异常的安静。 初春的阳光,和煦明媚,不骄不躁地宠幸着一切初春的景物。
看先生斜倚沙发已沉入书中,心向往之,便加快了干家务的速度,待一切收拾完毕,也欣欣然拿起读了一半的《人生有味是清欢》,侧卧沙发另一侧与清欢握手。
一切寂然。
鱼缸中潺潺流水的声音, 让寂静更显寂静;红锦鲤活泼游动的身影,让春日照耀的屋舍更增添了安详和静谧,欢娱和静好。
喜欢这样的时光,也宝爱这难得的周末闲暇。虽然世事纷扰,但日子清浅,能够安于当下,做自己喜欢的事,又怎能不感恩岁月恩赐?《墨趣》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人应该使静心和思考成为本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接待每一刻的时间就好像接待一位远来的贵宾,要静心定神、消除杂念,把最好、最纯净、最优美的拿出来款待名叫“时间”的这位贵宾,因为他和我们相会只是一刹那,立刻就要远行,并且永远不会回来接受第二次的款待了”。
是啊,何止时间,生命中许许多多事务,很多时候都是携着“唯一”光临你的生活的,错过了便再也不可能找寻回来,所以保持一颗知足恬淡的心情,珍惜当下珍惜拥有,珍惜每一次或愉悦或伤痛的经历,人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吧。想到了苏轼,想到了他的《定风波》中那个娇媚而淡然的柔奴。“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记得第一次读这首词,就爱极了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是啊,心安处就是故乡,就是踏实和满足,哪惧万里岭南的艰辛难熬。诗言志,这一句又何尝不是苏子对自己几十年仕宦沉浮、岁月坎坷的洒脱而旷达的回应呢?如果说东坡左右不了自己的归宿和命运,但他却“主宰”了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个当下:月圆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他对离别的美好祝福;晚归时“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是面对不确定时的随遇而安;“竹杖芒鞋、烟雨任平生”是众人皆狼狈我独洒脱的淡定和豁达……安于当下,也让苏子给后人留下了“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的至理感慨!
生活不易,困厄总是多于幸运,但无论快乐还是烦忧,如果能把一颗心安放于当下,应该能乐多痛少,至少是淡定多执念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