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暴力》这部电影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三个女高中生性格、选择、结局上的遗憾。
水青的妈妈生下她就抛夫弃子,她在重组家庭中过得小心翼翼,放学回家,却因继母的父母来吃饭,而被“赶出”家门,连个上厕所再出去的机会都不给,这“杀伤力”还能让人阳光、快乐地成长吗?所以,当生母曲婷回来后,即使犯罪替母还债也要牢牢抓住妈妈这根母爱的“救命稻草”。金熙不愁吃穿,却没有父母陪伴,所以性格孤僻,暴躁,盛气凌人来掩盖内心的失落,通过早恋这一条路,以弥补亲情的缺失。马悦悦父亲的失败与高压让马悦悦“透不过气”,她想通过考学离开家,然后与闺蜜租房住,目的就是再也不回家,为了晚点回来回家,在学校逗留,导致被绑架,悲剧发生。
如何才能让原生家庭尽可能保持“健康”?尽最大可能保持家庭的完整与和谐,尽最大努力悉心陪伴他(她)们成长,那孩子们就能够最大程度地汲取家庭的温暖与爱,从而成长为阳光、快乐、健康的一代。一个孩子缺爱的话,会导致三观不正,没有正确人生观引导必定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同的家庭有很多,但是要教会孩子面对变故,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缺失,人生都是有缺失的,而且会一直持续性失去某些外在的东西,所以一父母给孩子的要是人生智慧,勇敢面对无常,勇敢独立,勇敢面对失败,勇敢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