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于老师是如何展开朗读教学的?
于老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扎实、具体,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一遍课文,并交给学生边画边想的读书方法。层层递进,扎实有效。
一、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初读课文,指导具体到位,学生有方法可循。)
二、默读课文。
在默读的过程中,于老师从同学中间发现“典型”,以推广典型经验的方式,教会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方法,这样的经验从同学中来,学生更容易记住,更有学习的积极性。
三、把画出来的内容读一读。
让学生把画出来的内容读一读,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为后面教师有针对性的精讲奠定了基础。
四、抽生读课文
在抽生展示读课文这个环节中,于老师做到了耐心细致,对于学生出现的添字、漏字等错误,于老师并不急着让其他同学来纠正,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细微之处见用心,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
五、反复读,以读代讲
课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于老师没有去讲,而是让学生将这些关联词语在书上画下来,并读一读画了这些词语的句子。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反复练习的基础上,达到心领神会,再去理解运用。
在学习这篇说明文的过程中,于老师摒弃了繁琐的分析,只是带着学生这样一步步去读,课文读熟了,难点也就突破了,课文内容自然也就理解了。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二、于老师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述”写作的?
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于老师设置了“自述”环节,把全班分为五组,把自己当作新型玻璃,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作用,为自己做个广告。这样的方法新颖有趣,很吸引学生。而且作用也很明显: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二来利用课文上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训练。而且于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述,之后让学生当众读自己的作文,教师则相机面批,整个过程中,于老师的点拨到位,纠正及时,而且把教书育人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与熏陶,且整个面批的过程,体现了于老师敏锐的语感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二、 于老师的这节课对你的说明文教学有何启发?
小学阶段的说明文通俗易懂,就像《新型玻璃》这一课,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我们只需要像于老师那样,带领学生老老实实的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略做点拨即可,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繁琐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