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美国作家Ted Andrews写的一本充满生命冥想的很特别的书。
这与我们从小看到大的动物世界,各种生命纪录片有点不一样。我原来一直都在想,为什么家长们都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看动物世界类的纪录片而不愿意让他们看一些无聊的动画(可能我小时候一直是看动物世界长大的。),我们也发现现在学龄前的儿童书籍都是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图片来辅助学习。我一直都在思考动物与我们学习生活的联系,直到看了这本书,我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知道很多动物,但我们是否想过其实这些动物能教给我们如何面对人生如何看清自己?
这听起来很荒谬,从我们统治世界以来,我们就觉得人是凌驾于所有物种之上的高级存在。但我们忘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们还是生活在大自然,其实好像连这个词也离我们很远。虽然现在提倡什么要户外踏青亲近自然,说得好像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是大自然的世界里。
序里面有一首奇夫·丹·乔治(Chief Dan George)的诗:
正如书中说,我们一生会遇见过许许多多有名字无名字的小动物,它们的出现也绝不是空穴来风,它们就像黑夜里的明灯,总是在我们做人生重大决定时指引着我们。我们小时候能够趴在树下看蚂蚁怎么搬比自己大好几倍的虫子,我们会对很多动物长相感到好奇,也会很讨厌恐惧一些动物。而这些动物都在这本书里被赋予了神圣的角色,被称为动物图腾。
提到图腾,我们都不陌生,就算对历史不太敏感也至少不是第一次听说。我们古人信奉的图腾就是龙,最典型的就是皇帝的龙袍龙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种集合了多种动物的怪物是先人们对于每种动物力量的向往。我在结合与中国图腾历史来看这本书感觉一下就豁然开朗。龙是作为一种民族图腾而存在,同样,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图腾,也许正如网上说的: “总有一个‘人’在默默承受属于自己的苦难”。
那么我们该怎样找到自己的图腾?
书中给出了方法:冥想场景。这个可能也有点类似于自我催眠,探寻自己内心深处的虚镜。我也试着做了一下,我不敢说这个准确,但还是很有意思,因为我是比较赞同作者关于动物图腾这一说法。人与动物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协作,而且我一直觉得在人类衍化中,很大程度在某些方面是动物驯化了我们,而不是动物驯化人。例如我们熟知的狗根本不是人类将它们变成我们的宠物。狗的祖先是狼,狼是永远都不会被人类驯化的。只是在与人类生活中,一部分饿狼与人类各取所需才慢慢衍化出狗这种物种。所以,人类为了让鸡鸭狗猪收成更好,我们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来适应这些动物,谁又敢说是谁驯化了谁? 而每个人的图腾都不是固定的,每个阶段都会对应不同的图腾,这个过程需要自己按照书中所说去发现。
那么,找到自己的图腾又有什么用?
我觉得这才是书里的重点,这也是讲动物图腾与每个人生命活动的对接,总结起来也就一两句话:找到你的动物图腾,研究你的动物以及围绕此动物的狩猎生存关系,从最原始的自然生存问题来剖析你遇见的事,然后将自己周围环境的人与事件也自然化,让你的朋友同事上司也根据动物图腾来理解他们的行为以及对自己造成的威胁与捕食关系。让一切都回归自然世界,只有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你会发现事情简单得多,也会看见生命的另一种理解。这种解读让我彻底有一种不一样的思考方式,这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的方向,现在大家都热衷于谈论科技发展,经济改革,说的什么城市化,智能化,完全与自然脱轨太久。
这种感觉就好像之前看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一样给我的感觉,我们越是发展过快,人类就越需要退回到自然角度重新审视我们自以为的问题答案。
而我也慢慢在这边书里找到了自己现阶段的图腾,还是蛮意外的,不是我特别熟悉的动物也不是最喜欢的。你内心的图腾不是说你喜欢哪种动物,那种动物就是你的图腾,而是一种内心状态的反射。我研究了它的捕猎方式,它在自然界的关系网络。与我当下处在的社会环境相结合起来,也就感觉不那么毫无头绪了。
这本书我是花了三四天看完的,内容并不少。作者反复强调动物与自然与人的关系,很多事物出现的象征意义(我觉得有些与心理学上一些内容有点相似)。说实话,这本书还是蛮出乎我意外的,可能之前看的书比较不太注重动物,生命这一块。也算是给我填了一点信息空缺,等将这些信息处理消化后慢慢改变自己生活与思考的某种角度,就能转化为我自己的知识,那最后就是长在我骨子里的“生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