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难忘的村西下坡(侯哥侃插队之八)

上回说到,猪圈里的圈肥满了就要把它们起到圈外。起到圈外的圈肥,当然要及时运到生产队的地里。用什么运呢?那会儿可没有汽车,只能用马车。既然是马车应该是马拉车吧?且慢,没那好事!当时大牲口是生产队的宝贝,可舍不得让它们随便拉车。不用牲口难道还用人?这回你说对了,就是用人。是不是牲口比人还金贵?也不能这么说。咱上回不是说,要把农闲变农忙吗?反正人闲着也是闲着,拉拉车也无妨。

用马车运肥,要有一个人驾辕。能驾辕的一般都是身高力大的,身材矮小的不适合。那次我逞能,非要驾辕。队长说,你愿意干就试试吧。等我站到辕头,两支胳膊刚搭到辕杠,马车突然往后仰起来,把我整个吊到了空中。我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两条腿也不知放哪,只能乱蹬。旁边的社员见状,先是一惊,然后就哈哈大笑起来。队长笑骂道,尚儿的,还不赶紧把人弄下来!

看来,驾辕这活儿真不是小个子的人能干的。马车装满东西后就会自然地往后仰,个子矮,力气小根本就压不住阵脚。

等我落地后,队长说,你还是在旁边拉辕吧。我满脸羞愧地说,听队长的。上次起圈,我逞能,队长让一位社员陪我干;这次驾辕我又逞能,队长劝我,我不听,只好让我出个洋相了。

往地里送圈肥的活儿,不但白天干,有时晚上也干。当然,晚上一般都是在有月亮的时候才干,否则黑灯瞎火啥也看不见没法干。那天晚上吃了饭,队长先把大家召集到生产队的豆腐坊。等人到的差不多了,队长说,咱们先学习一篇两报一刊社论,割割资本主义的尾巴。队长让我念那篇社论,记得好像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之类。念完了社论,队长说,趁着今天晚上有月亮,咱们就继续学大寨,接着往地里送粪。

人力拉马车,除了中间要有驾辕的,两边还要有拉辕的,一般是每边三四个人。此外,还有一个人很重要,就是负责拉闸的。马车上都有刹车的闸,遇到下坡或是紧急时刻要及时拉闸,否则就有撞车、撞人,甚至翻车的危险。那天我在右边拉辕,旁边还有两个社员,其中一个负责拉闸。另外一个脑子有点问题,平时反映就比较慢,大家都喊他傻儿。按说,像这种夜晚拉车送粪的活儿不应该让他参加,但不知怎么他却来了。

马车装满圈肥后,我们开始拉车。我和傻儿并排走着。在月光的照耀下,能看到肩上的绳子忽紧忽松,忽上忽下。走到村西的路口时,有人喊,注意了,要下坡了!村西的路口有一个比较大的下坡,有时我回保定,骑自行车溜下去,能滑好长的距离。也就是这个大坡,让我终身难忘!

大车到了下坡路,负责拉闸的本应先拉手闸,防止马车下滑过快。但那天不知为啥,马车下坡时不但没减速,反而开始加速。这一加速,所有拉车的都要跟着快跑。傻儿在我前面一点跑着,步伐已经明显跟不上。我看到,大车的辕头很快就要戳到他的后背了。如果真戳上了,他准保栽到地上,大车就很可能从他身上压过去!平时我已经观察过,这儿的路边都是松土,就是跌倒了也不会有啥大耐。于是,我伸手往路边拽了他一下……

就在他跌倒的同时,我也跟着跌倒了。大车擦着我的肩膀头子一闪而过……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回说到,南方的粉笔厂来信了,欢迎我们到厂里参观学习。然而,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刘副书记后,他却说,这个厂子咱们办不...
    海天明月阅读 549评论 0 5
  • 人行善有善终,马行善也会得善终。 按照常规,一匹马老了,不能为人所用了,结局是被人屠宰,成为人类盘中餐。而文中的这...
    曹会镇阅读 2,647评论 58 57
  • 我在上一篇《南亭,我们来了》中说,由于我们初到农村,粮食啥的都没有,生产队先让我们吃派饭。现在想起来,吃派饭那是对...
    海天明月阅读 443评论 3 5
  • 李二哥在小队劳动总是任劳任怨,队长是他一个表叔。 那个年代人思想都红,生产队的骡马都是集体财产,它们都的重点保护。...
    二斗八阅读 502评论 4 19
  • 架子车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流行的一种运载工具,可以送粪拉土、运粮食,每次能拉数百斤甚至上千斤,抵得上几个强壮劳力...
    商水县希望小学阅读 938评论 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