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学期开始鼓励小丫头自己上学和放学。家离学校不远,就过一个红绿灯路口,只是近期中山街路面改造有点乱,但车辆不多。
“自由行”的前两天,我们模拟练习了两次,小丫头很是兴奋,能自己上学让小丫头自我感觉良好了许久,到学校自豪的告诉同学们自己上学和放学。因为前期有看到过她一个人行走的路线,我对她还是很有信心的。计划第一天家里人不太习惯,觉得这样做有危险,这个世界坏人很多,有个万一怎么办?其实,说一点不担心是假的,但生活中以后有太多的是需要她自己面对。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很多的准备。为了能让她自己独立完成上学和放学,我在每一次接送时,我都会观察周边情况,路面行人、车辆、执勤交警还有小丫头的安全意识,在行走的路上也会提示她安全出行的注意事项,整个回家的过程我们比平常花费一倍以上的时间。慢慢熟悉一条路线,再走不同的路线回家。这样一段时间后,这学期我们约定小丫头可以自己回家,第一次回家时奶奶有些担心,执意要接,我说那么就偷偷的跟着吧!其实第一次我自己也是预备要尾随她回家的。有了第一次体验,她从一开始的兴奋到慢慢习惯。但这个计划因为家人觉得孩子要面临太多的危险而搁浅了,现在每天又恢复到了家人接送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不是孩子需要我们去接送,是家长们用大人的思维判断这个世界坏人太多事故太多,孩子还小需要接送。或许我们应该多为孩子创造一些自由行动的空间,这样太才能更好的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