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 | 扫眉才子,风靡蜀地,倾倒大唐

一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大唐长安城,碧天如水,满目繁华。

连绵不尽的豪门宅第,迤逦不断的画栋飞檐。熙攘的市集,往来无忧的车马。喧闹的街巷,恣意飞扬的少年。酒肆茶坊,疏帘高卷,冠盖云集,诗客如雨。

她乃长安人氏,父亲在朝做官。父亲学识渊博,人品不凡,为官高洁清廉,谦让不争。她是父亲唯一的女儿,被视若掌上明珠,得万千宠爱。

那时的大唐,虽经安史之乱,但盛景不减,气韵犹存。父亲拒绝外界所有的纷扰,掩门教她读书。

后来,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当然,她最挥洒自如的,则是唐朝的诗。

大唐才子车载斗量,才女亦是不足为奇。只是仍有许多人,躲于光阴深处,被风尘遮掩,不为人知。

她有幸留名于大唐,其才情风姿被世人津津乐道。她自制的精美的深红色彩笺,后世亦范水模山,爱慕其华。

八岁那年,她与父亲在庭院梧桐树下乘凉。父亲品茗读书,不问红尘;她执扇扑蝶,天真烂漫。

父亲偶起灵思,吟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她不假思索,应声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清风拂过,阳光洒落一地枝影,令人隐隐不安。父亲是既喜又忧,喜其天资灵秀,忧其诗境有不祥之预兆。

她不知,此诗成谶,后来的她,真的沦为迎来送往的风尘女子。

父亲为人过于直率,刚正不阿,为此得罪了权贵,被贬去蜀地。他携带家眷离开长安,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地抵达蜀中。这里虽不及长安兴盛,却也锦绣如织,人物风流。

不几年,父亲出使南诏,染了疾病,不治而亡。

那时的她,已出落成一亭亭少女,芙蓉之姿,幽兰之态,明眸善睐,春水玉颜。她的姿色,为人倾倒,她的才情,更令人爱慕。

她便是薛涛,才比文君的薛涛。父亲辞世后,薄弱的家资经不起岁月的消耗。她居住在浣花溪畔,与母亲相依,等待命运温柔的眷顾。

姿容清丽,柔情绰态,是福,亦是祸。幸而她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

否则,她亦只能随母亲,为人织布刺绣,勉强度日。或嫁与一位庸常的凡人,相夫教子,平淡一生。

二 扫眉才子知多少

她不甘落此境地,只能以另一种方式生存。

十六岁那年,她加入乐籍。此等职业,虽不光鲜,在民风开放的大唐,亦不算狼狈。更何况,她有老母要赡养,她需要挣取银钱,度过漫漫流年。

那年,蜀中的海棠开得极艳,陌上游人如织。她乘香车,穿行在繁闹街市,烟柳拂过纱帘,增添薄薄的愁绪。她淡妆浓抹,云髻峨峨,华容逸态,当是举世无双。

因其出身不俗,又乃官宦之后,且才名远播,她被剑南节度使韦皋召令侍酒赋诗。

在席上,她妙语连珠,从容自若,几多风流媚态,令人忘餐。而韦皋也是气宇轩昂,风采卓越。他身经百战,智勇双全,却被她的一颦一笑所折服。

酒过三巡,他命其即席赋诗,她低眉沉思片刻,提笔写下《谒巫山庙》。

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尤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他读罢称赞不已,在场宾客亦无不拍案叫绝。

那日,她与他目光对视,他眼里都是欣赏与懂得,还有一抹怜惜。而她,面带羞涩,烟视媚行。

这首诗令她在蜀中声名鹊起。此后,府中每有盛宴,韦皋必定召其前去侍宴赋诗。她成了韦府的常客,亦成了韦皋身边不可缺少的红人。

于一名乐妓而言,拥有此等荣宠,令人称羡。但陪酒侍宴,来迎去送,非她心中所愿。

韦皋任节度使时,政务繁忙,时常秉烛伏案,批阅诸多公文。蜀中的烟雨,遮不住薛涛的旷世才情,后来她参与了案牍的工作。

薛涛的字,无女子之气,其行书之妙,颇得王羲之精髓。薛涛的才,令多少才子诗客为之折腰。

怎知,韦皋一时兴起,上奏朝廷为薛涛申请校书郎一职。校书郎只有进士出身之人方有资格担任,她一蜀中乐妓,怎可红裙入衙,有失体统。

世间浮名如烟,她本不在意,更不想计较。后来,她终究还是担任起校书郎的工作,而“女校书”之名,亦远近闻名。

她平时所接触的都是达官显贵,经常与才子名士吟诗论句,把盏言欢。

她成了蜀中风流人物,才子王建赠诗一首:“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多少人慕名而来,想一睹其芳容。她亦是性情狂逸、随性不拘之人。

三 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

她的任性妄为,惹得韦皋不悦,一怒之下,将其贬去偏远的松州。松州为西南边陲,人烟稀少,况时局不稳,兵荒马乱,她一弱女子,何以应对险境?

她深知,红尘没有岁月静好,前途漫漫,她必须坚强地走下去。生或死,苦与悲,一切与人无尤。她不知道他对她有没有爱情,然这份知遇之恩,终究是要铭记于心。

一路风尘,战火纷飞,她孤独地去往荒寒之地。有诗为证:“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她对过往种种,心生悔意。

无可逆转,唯有妥协。她含泪给韦皋写下“十离诗”,哭诉其凄惨际遇,悲切感人。

她不惜将自己比作犬、笔、马等物象,而韦皋则是她需要依靠的主人。如此才情,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更何况韦皋对其一直心存爱怜,亦非真的要惩罚她。

归来后,她变得内敛沉静,不再轻率张扬。不久,韦皋去世,薛涛亦趁此机会脱了乐籍,隐在浣花溪畔。每日掩门,栽竹问松,吟风赏月,倒也清净自在。

但她的诗名盛行于蜀中,有增无减。蜀中先后更换十余任节度使,每一任节度使皆对其推崇有加。“凡历事十一镇,皆以诗受知。”

经历过那次劫难,薛涛对这些高官心存畏惧,故而始终敬而远之,保持着她的超然恬淡。

人生无可奈何之事,莫过于绝色佳人看着自己年华老去。人世喧烦,有一栖身之所,可吟诗,可养心,也是一种幸运。

她闲来无事,用浣花溪畔的木芙蓉皮为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制成精美的深红色小彩笺,人称“薛涛笺”。她在红笺上写诗题句,自有一番别致风雅。

原以为,就这样无所事事度此一生,无霜无尘,无波无澜。

直到那一年,她应该始终记得,是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春。监察御史元稹出使蜀地,调查已故节度使严砺的违制擅权事件。他久慕薛涛才名,而她亦知元稹诗名,心生好奇,故前去与他相会。

四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蜀中的春天,烟轻雾绕,回廊亭阁,也是姹紫嫣红。

那一年,她已经四十余岁,但风韵仍在,不减当年。

那一年,他三十一岁,衣袂潇洒,眉目清澈,儒雅温柔,风度翩翩。彼此相见,似曾相识,有种远别重逢之感。

在此之前,她没有过真正的爱情;在此之后,她为之低落尘埃,不管不顾。牡丹亭下,吟诗对句,红罗帐里,鸳鸯同欢。

池上双鸟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说好了双宿双栖,朝暮共飞。说好了永结同心,此生不渝。她虽沦落风尘,却冰清玉洁,她愿为之交付一切,换来长相厮守。

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虽短如春梦,却足够她用一生来回忆。他们携手同游蜀地山川,许下海誓山盟。他为她画眉绾髻,她为之红袖添香。

这痴情的女子,怎知他风流成性?在她之前,他不仅有伉俪情深的妻子,更有比翼连枝的红颜。更何况他平生之志,是功名利禄,位极人臣,又怎会为一乐妓,而误了前程,碌碌终身?

三个月后,他便转身离去,并许诺此生不负。为了一句浅薄如风的诺言,她回到浣花溪畔,日夜等候。她是期待重逢的,尽管相思熬煎,她亦无怨悔。

她怎知,这一等,便是一生一世!

春去春回,花开花谢,她对镜伤怀,独自泪垂。

那一日,她铺好自制的小笺,研墨提笔,将满腹相思、哀怨情肠,寄付于诗。

春望词四首

其一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其二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其三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其四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筋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鸿雁有情,锦书难托。她在锦江楼上,遥遥相望,日长如年。她深知,那个既深情更薄情的人,永远不会再来。

他在尘世的某一处,与另一女子甜言蜜语,情意绵绵,又怎会记得,这位年老色衰的蜀中乐妓?

五 伯牙弦绝已无声

岁月匆匆,年复一年,她已铅华洗尽,再没有多少好时光可以用来等待。

他负心薄幸,她并未怪怨,也不后悔。他此一生,为功名汲汲营营,宦海浮沉,几番谪贬,又怎会顾及她的来去?

有些人、有些事,经历过便好。所谓地久天长,只是温柔甜美的谎言。世间的爱情,无非就是相知,相负。她受得起短暂的厮守,也经得起永远的擦肩。

人生垂暮,风鬟霜鬓,再不喜繁华喧嚣,亦厌倦酒朋诗客。

尽管,她的诗名依旧,尽管,对其爱慕之人始终络绎不绝,但她彻底谢绝官场种种应酬,离开浣花溪,移居一幽僻处,懒管红尘。

她筑了一座吟诗楼,空阔明澈,河山巍巍尽在眼前。她脱下红装,换上女道士冠服,淡漠悲喜。也读经卷,也写诗文,只是她内心平静,再无相思。

尘缘如梦,回首这一生,她似乎都在为别人而活,只有最后的一点光阴,属于自己。虽然,她也被人怜惜,被人爱慕,又被人放逐,被人离弃。

但这些事,一去经年,她早已释怀,忽略不计。余下的岁月,她无忧无惧,可生可死。虽是一代才女,结局也与凡人相同。

那年夏日,蜀地荷花开得正盛,婀娜娉婷,风姿绰约,一如当年的她。也曾写采莲诗,旧景依稀,宛若昨天。

采莲舟

风前一叶压荷蕖,解报新秋又得鱼。

兔走乌驰人语静,满溪红袂棹歌初。

还记得,初入乐籍,肩若削成,腰如约束,也琴也诗。还记得,与他初相识,诗文为聘,明月做媒。她虽一生未嫁,在她心里,却终身有主。

此刻,她已缠绵病榻多日,气若游丝,药已凉,灯将灭。月光洒在床前,她静静地闭上了双眼。

次年,曾任宰相的段文昌亲手为她题写了墓志铭,墓碑上写着“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她制的薛涛笺,后世广为流传,用以写情诗、情书,别致新颖。她的案几上,一叠深红的小笺,却再无人将之填满。

她叫薛涛,蜀中才女。她之才情,曾风靡蜀地,倾倒大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185评论 6 50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652评论 3 3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52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339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387评论 6 39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87评论 1 30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30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85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420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617评论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7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77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88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1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57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76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700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