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正月是很热闹的一个月,年三十要回家上坟(拜祖宗),贴对联、包饺子、压岁钱、放鞭炮、晚上拉魂面要做的熟的剩,生的也要剩(寓意:年年有余),一帮人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摇骰子,迎接年初一,当然春晚是少不了的。到了午夜十二点,整座小城都被那烟花爆竹声给淹没了,说话都要靠吼的……
大年初一要挨家挨户的去拜年,记得小时候男孩子要给长辈磕头,谁磕的头响谁的压岁钱就多,好多孩子就一个劲儿的磕,现在想起来是真的很好玩。
年初二,已过门的姑娘要回娘家,又开始没日没夜的吃吃喝喝,一直吃到年初六,要回家过人巧节(正月初七),传说大家要在人巧节那天待在家里守魂,灯也要彻夜长明。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很是热闹的,包饺子,猜灯谜,社火队,放烟花,好不热闹。
小时候的年味儿是怎么也散不去的,那新衣裳,糖果小吃满天飞,年前做的好吃的是怎么吃也吃不完,还要粘着叔叔带我们去看社火。只记得小时候只要社火队来公安局,我和弟弟就会给衣兜装满瓜子跑去二楼上看,个儿小的我们也只能跑去二楼了,还嫌弃那些爬不动楼梯的爷爷奶奶太慢,隔天,整个院子里的小伙伴都会去捡那些碎银子(耍完社火留下的一些小铁块),捡回来要留上好久(玩过家家用)。年味儿要一直持续到正月二十三,老家说的燎疳节,大街小巷的火堆红透了天,你跳过来,他跳过去,隔天一看,好像你把眉毛烧了,他的头怎么是个嚯嚯(缺口),那谁谁后衣襟也缺了一块,哈哈哈……燎去霉运,大家都红红火火,哈哈哈……
距上一次燎疳还是4年前在环县老公安局的院子里,那时老房子还没拆,左邻右舍的也都是看着我们长大的,像极了北京的老胡同。我们出去都说那是老李家的孙子孙女儿,还有一群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那时候上学都是一个等一个,等齐了才去学校,放学回家奶奶也总是做好饭菜在门口等着我们回来。而现在那些老房子都拆了,爷爷奶奶也都上了年纪,那些邻居也都没有了联系,偶尔在街上碰到也会寒暄几句,你家现在搬到哪里了?我家在某某花园,常来家里玩等客套话,或许是些客套话吧,似乎距离远了感情也会淡吧。
四年前也就是2015年,很特别的一年,我的确是燎去了那前尘的霉运,斩断了前缘,随之而来的自然也是好运连连;至今那算是最后一次燎疳了,夹杂好多复杂的情绪。今天再勾起那回忆,到觉得是很好玩的。方才在广州教书的表弟发来信息说:“老姐,来年咋俩约好时间地点,我去找些柴火,咋俩燎啊!”哈,真的变成了四海为家不念家的样子。
用老家的话说,过完正月二十三,年就算过完了,过去的一切都随着那把大火燎的一干二净了,该去拓展新视野了。生活就是这样,该来的总会来,该过去的自然也会过去,过好每一个不足为奇的当下。
愿一切安好!天之涯,海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