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中国的情人节,意义早已超越古老故事本身,成为国人表达情感的契机。
七夕节,首先想到的是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电视剧《步步惊心》里若曦和八王爷之间飞燕传书中就引用了这首词,升华了两情相悦、两地相思的意境。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早已成为旷世名言。
七夕节,其次想到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因为七夕的图片背景总是一个大大的月亮。最喜欢蒋勋老师对这首诗的解读:春、江、花、月、夜是五个独立的篇章,组成一部交响乐。诗中对月的描写可谓登峰造极: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望月望出了哲学思考:我是谁?这使张若虚这首仅存于世的诗,得“以孤篇压全唐"的地位,而下篇的这句诗更成为毕业生们相互赠别的佳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记得有一年中秋,把这句诗作为祝福语发给远在他乡的故人,这位故友幽默地回信道:"英国阴天,看不见月亮。"月光早已照进心中。
若有深情,见与不见,总在心底。
若惜朝夕,友情亲情,何止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