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今夕何夕_奥莉
早上吃完早饭以后,像往常一样坐在书桌前,拿起一本英语书,准备开始学习,只是那个熟悉的问题再次跳了出来:为什么现在的我很难再做好曾经我很擅长的一件事?
作为一个曾在高考后一度想去“上海外国语学院 ”,学习英语和小语种的我,如今却发现很难把英语学好,而这一切和曾经的那个自己却是完全相矛盾的。
高中时期的自己,应该是学习英语最轻松的时候吧。在高三那年,英语老师总会在上课前交代我一句:这节课,你可以练练字,或者你做做其他科目的习题。没错,我就是那个考试总分150分,总能保持在135分左右的英语“尖子生”,所以在高考前,我也就真的没有在英语上花费太多时间,因为在潜意识里我已经将它归类为我的“强项”,于是在那场被称为“十万大军挤独木桥”的高考中,我考了133分,在意料之中。(当然肯定没法和那些状元们比,他们是“学神”,王中王!至于我嘛,哈哈哈.....顶多算一个勤勤恳恳苦苦挣扎在一线努力学习的人)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也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就是当发现自己可以轻松地做好一件别人费力都做不好的事情时,就会自我感觉良好的定义“我擅长它”,并会对它产生更多的兴趣和关注。英语对我来说,在过去的十几年就是这样吧,直到上大学以后,我发现它开始走下坡路。
因为我是理科生,爸妈觉得语言类专业偏向于文科,所以最终我去了一个理工科大学,学习工科。在那一学期只有几节英语课的生活里,我仍以为自己还是英语“王中王”,然后大一的四级考试,考了530,感觉能接受,因为我清楚的知道,在高考结束以后,我就没怎么认真学过英语了。而大学里的那些英语课,真心没有提高我的能力,或者说不是“干货”,于是我仍心安理得的继续吃着过去的“老本”。而让我真正感受到打击的是六级,我一共考了三次!(不是为了刷高分啊,同志们!是我考了三次才过!!)前面两次都低于425,一直到第三次,考了485,而支撑我要过六级的动力,来源于大三那年我想申请学校的出国项目,项目基本要求之一:必须过六级!于是,我苦苦复习了一个月,最终也就不过如此的考了485。高考后的第三年,我曾经的“强项”就此沦落为“软肋”。
当然这里面或多或少也跟学习法语有关,在考六级的同时,我还在“法语联盟”学着法语。学过法语的朋友想必都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即使是同一个单词,也是完全不同的发音,嗯!世界很奇妙,从此我的英语和法语,混为一谈,互相交错,英法式发音,真的成了四不像!!但这都是客观原因,或者说为自己找了一个正当的借口。
而在来法国两年多的时间里,因为日常学习都是法语授课,所以我仍旧没花太多时间学习英语。而最近正在备考英语托业的我,再一次感受到这个来自“软肋”的巨大阻力!太多单词我已经在不知不觉间遗忘了,还有一些似曾相识,却说不出具体的意思。
我不断地开始思考,为什么曾经有能力学好的东西,现在却变得如此艰难?
就单单从学英语这件事来说:你是否还像曾经那样每天都会花时间学习英语?是否坚持着早读的习惯?是否每天还会听半小时的英语听力?是否还会时常去复习那些语法?
答案可想而知,都是否定的。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我们,通常都是一些行为的被动执行者,在各种要求下,我们做着许多事情,亦或是,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以及各种阶段性目标,又继而成为这些行动的主动执行者,但是我们没有能够将它们自主地培养成为一个好习惯,或者说能够长久的坚持下去。于是曾经的“强项”一步步走向衰亡。
这让我想到:其实所有的事物都需要一个潜在的目标。
你是否曾对别人吐槽:我曾经怎么怎么样,但是现在却不知道怎么就不行了。你是真的不知道吗?不,你知道,只是不愿意承认。就拿减肥这件事来说,在某个阶段,当好身材这个目标剩过其他一切目标时,你就算工作再累,也会挤出时间去健身房锻炼,顺便还会刻意提醒自己晚上要少吃。然后突然某一天,你觉得这样过的太辛苦了,于是开始放飞自我,下班回到家,看个剧吃个零食,岂不快哉?快乐着快乐着自己也就圆润起来了,然后欲罢不能。
曾经能做好的事情,那么能力首先是不需要去质疑的。只不过我们在走人生这条漫长的道路时,一些曾经的目标,走着走着就忘了。我们似乎开始习惯说:我没时间学习,没时间和朋友聚会,没时间健身.......那为何有时间玩手机,刷微博,玩游戏?说到底其实是松懈,是拖延,是放纵自己一步步走向了“最坏”的那个自己。
如果你想找回那个苗条的自己,那就经常去锻炼吧;如果你想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那就从今天开始给自己制定详细的计划表格吧;如果你想强化某一方面的能力,那就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
最治愈的两个字莫过于:行动。
继续坚持曾经的那些好习惯,让自己自律起来!你就会发现你仍然是那个你,并且随着时间的进化你会愈发强大。
好不容易来人间一趟,怎么能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开呢?
我是奥莉,一个努力的小傻子,谢谢你看到这里,这是我的故事,也期待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