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修改了朋友圈可见时长规则,加入了近一个月可见?
微信在今年四、五月份先后发布了安卓和IOS系统的7.0.4版本,该版本新增了朋友圈“一个月可见”功能。事实上,从微信产品的发展趋势以及产品团队对于“社交”的理解来看,这一更新行为是有预兆和道理可言的。
先看一组由腾讯2018全年财报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增至约10.98亿,每天平均有超过7.5亿微信用户阅读朋友圈的发帖。正如“微信之父”张小龙在今年一月的微信之夜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每次改变都有5亿人说不满意,我们就知道不能根据用户投票来改,我们只能按照自己专业,去找方向,要是听用户的投票我们什么都不能做了。”庞大的用户规模难免导致众口难调的现象, 微信团队要做的是让产品适应这个时代,而不是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了。朋友圈“一个月可见”是微信产品为适应社交发展现状而做出的一次合理化调整。
微信本质上是一个社交的工具,大家对于社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在微信之夜上,张小龙也提到了自己对于朋友圈社交的理解:“从社交产品角度来看,沟通的本质就是把人设强加到别人的认知。发朋友圈,把自己的人设,强硬塞给朋友的人,推广自己的人设。”彼时的朋友圈,既让用户从人设中获益,也让用户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设。这可以从“本我”与“客我”理论中得到解释:“本我”即真实的自我,是真实情感的存在; “客我”是社会化的自我,是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的必要部分。“本我”与“客我”的相互统一形成真正的自我。一方面,朋友圈给了用户更多机会去展示“客我”,另一方面,过度景观化的朋友圈社交,使得“本我”与“客我”差异越来越大,有时候反受营造的“客我”形象拖累。
相较于微博,微信具有私密性更高的优势,但是随着微信中的“朋友”越来越多,用户的私密性和信息安全越来越难以得到保障。朋友圈的“分组可见”和“可见时长设置”功能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都存在一定的限制:
分组可见的前提是给不同的朋友设立标签,但这对于好友众多,关系复杂的用户来说是件麻烦事,怕麻烦的用户甚至会因此放弃发布朋友圈。
可见时长包括“全部可见”、“最近半年可见”、“最近三天可见”三个选项。开放全部朋友圈虽然有利于其取得朋友们的信任,但也会容易面临“被翻出隐私或黑历史”等风险,并不是所有的过往都是适合展现给其余人看的。“半年可见”对于朋友圈更新频率较高的用户而言,还是显得有些鸡肋,他们同样会面临与“全部可见”相类似的困扰。“最近三天可见”虽然提供了一个没有压力、自由表达的舆论环境,但也无形中在亲近人当中设置了一道屏障。
种种原因下,“逃离朋友圈”的口号传得沸沸扬扬,由此衍生的“马桶”、“多闪”、“聊天宝”等竞品层出不穷,微信需要作出一些调整来提升用户社交体验,从而保证自己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而新增“一个月可见”功能可能是(经济、开发、时间、用户接受度)成本最低,见效(提升用户满意度)最快最好,最符合团队社交发展理念的方案。